最是一年春好处

(赤壁市第五中学 魏中华)

常听母亲讲当年。

当年借布料做衣服嫁给我父亲,一结婚就开始还账,我祖母总有些难为情的东家借米西家借盐。我出生时,亲戚邻居们这个两斤米,那个两斤面的和着鸡蛋什么的一共送来了两大箩,才稍稍缓解了生活的艰难。小时候母亲找人给我算命,说算命瞎子算着我本是千金小姐命。多年以后我想,我确也算是借着这个命运乘着祖国改革的春风出生的幸运儿。

我出生的这一年不平常。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把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安徽凤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成了打破大锅饭分田到户的星星之火。

母亲年轻时是村里的铁姑娘,干活最能拼的那种。据说那年把队里别人都不要的一大堆稻草秕谷包下来,每天收工之后都去淘簸,簸出来几担谷子,才让我祖母逐渐不用出去借口粮。我出生之后父亲在生产队里开拖拉机,把每天几毛钱的生活补贴都攒下来给我买蛋杏元,就着全脂奶粉和葡萄糖粉,让我两三岁时就长成了小胖妞。有两张老照片记录了我当时的模样,一张是我弟坐在木制小推车里,我穿个花布裙站旁边;另一张是红姐扎俩麻花辫在左,我搬了个假飞机撅着嘴在右,的确都是小胖小胖的样子。

记事的时候家里买了第一样电器,红山花牌台式电风扇,这台风扇让我们告别了夏夜父亲在外面搭竹床,母亲整夜给我们扇扇子,祖母编起大草包熏蚊子的日子。夏日的晚上,堂兄妹,表兄妹们往往来蹭风,床前摆了几张竹床,把风扇放最前面。我记得那台风扇发挥它的作用很多年,直到我出嫁时它的扇页还能嘎嘎作响的运转。八四年家里做了新房,我们有了第一次搬家的经历。记得那天晚上,我睡眼惺忪地跟在大人们后面,看他们点着火把,挑着饭菜,搬进了很是简陋的新家。为着这房子,家里又欠了账,但是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生活有了更多的希望,踏实勤劳的人们不再被辜负了。

两年后父亲搬回一台电视机,黑白的,飞跃牌。虽然信号不好的时候常常需要转天线,但是晚上一开电视,街坊邻居都围过来,很是热闹。记忆深刻的是夏夜,“莫妮卡”开始之前,一群人聚在一起闲话,乘凉,老人们讲鬼故事,吓得在祖母身边看星星的我无处可藏。

再后来,我和弟弟都开始上学。春耕生产的季节,我们姐弟俩的学费会令母亲困扰,常常要去学校找熟一点的老师作担保,收成起来再还。祖母去世的时候我十岁,开始学着做家务,给父母减一些负担。印象里暑假似乎总是父母最忙碌的时节,抢种,抢收,抢时间,年复一年。我明白,父母在用所有的努力换取我们姐弟俩的成长和机会。一个国家的进步需要全社会人们的共同努力,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缺不了父母的付出。

二零零六年,移民新村建设工作开启。柳山湖开始了大变样,五十岁的父母亲靠着政策的便利又做起了新房,有了第二次搬家。走进新家,虽然装修简单,但是一应电器齐全,生活设施上已是城乡差距不明显。

第三次搬家,是弟弟在城里买了电梯房。装修的时候母亲背着小包天天转建材市场,后来我陪着她一间房一间房的收拾,一块地砖一块地砖的擦洗,最终开启了农村老太太进城带孙子的新气象。而此时的我也早有了自己的家,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

网络时代的到来,似乎使得现代化的一切一夜之间涌进了千家万户。小侄女可以用电话手表,帮母亲叫我回去吃饭了。六十多岁的父亲也可以用智能手机找爱看的电视剧连接wifi下载了。

那天中午一家人饭桌上又谈当年,母亲又絮絮叨叨的开始忆苦思甜,我和老弟说起一些成长往事,父母微笑,孩子们愕然。 

生活多么像一面镜子,映出了伴着我和我们家成长的祖国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春风过处,赤壁的一河两岸又呈现出勃勃生机,在旅游兴市的路上,古城墙依然挺拔,生态新城已然崛起,改革开放的成果丰硕而辉煌,而1978年出生的我也已经人到中年。2019,正是建国七十周年。我想,光阴的节点应该又是前进的新推手,祖国的新的春风一定会催开更为美丽的绽放,而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记忆里一定会永远保留那些个花开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