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档案馆 黄顺新 )
在湖北咸宁,有这样一位老人。心疼他不屑他知其行不知其心的所谓知情人,或许会轻谩他是个倔强的傻老头。老人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修筑四邑公堤时,因长时间在堤上就地寝食左腿患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晚年每月有2500元的退休金,给人做婚礼摄影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儿子孝顺体贴,照说足够安享神仙日子一样的晚年。可他却偏偏放弃婚礼摄影这香饽饽,始终不懈地践行着文艺志愿者的行当。他叫姚东旭——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名字,如果说理想是他人生的旭日,那么“村夫遥星”这个网名,便是对他执着地追求艺术和人生真谛之举最好的象征。
今年正月十二日,那个随阳山里寒雪未化的日子碰到姚老师时,我的心有一种被震撼,准确地说是被揪痛的感觉。行走在荒废杂乱的古宅瓦砾间,老人家的左腿跛得更厉害了,从我初次见到他的一步一踮,变成眼前的一步差点一倒了。
初遇姚老师,是在我同村读北大研究生的乡亲婚礼上。我打杂,姚老师做摄影,那棒球帽摄影包加长枪短炮的行头,尤其那快门一响现金打赏的行业,可羡煞我这在稿纸上广种薄收的䓍根分子。几年后的一次,因我当年在报纸副刊频频种上了些文字,市文联驱车百里去我家慰问我,随行摄影的又是姚老师,相机镜头瞄准我嚓嚓嚓一通点射。这时我隐约感觉到姚老师在我市文艺圈的威望。
那时我是个网络盲,文友张剑把我拉进“陆水湖畔文学社”时,我在论坛贴了篇呼吁社会清明时节旅游踏青勿忘凭吊附近烈士遗迹的帖子,饱含激情地陈述没有烈士们舍生取义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什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安逸,据实诉叙了随阳原清宁乡苏维埃政府秘书彭祖英遭白色势力杀害后,其妻改嫁到白区被恶邻打死的惨状。姚老师看到帖子后立即将它转发到多家网站,论坛一时应者纷纷。之后屡次春节,姚老师都带咸宁义工买生活物资赴百里深山慰问彭祖英烈士遗属彭安民老人。此后,咸宁义工协会、赤壁志愿者协会、赤壁义工联盟开展的一次次活动,无不活动着姚老师那文艺志愿者的身影,义工、志愿者们的义举通过姚老师的传播随即向社会扩散。
这次,姚老师是带赤壁籍诗人、军旅作家周承强一行,到赤壁市正在申报的31处首批省级历史建筑之一,与我家相邻的葛仙山村十组采集“雁塔名家”历史资料的。我为此做些跑腿联络事宜。咸宁市像“雁塔名家”之类藏匿乡村的文化遗迹,姚老师了如指掌。纵然步履维艰,赤壁市无论荒村乡野还是奇峰绝境,却处处留下过姚老师用相机追逐文化和精神亮点的足迹。葛仙山景点开发之初,赤壁市委宣传部邀约咸宁所有摄影、文学爱好者到葛仙山采风,在一堵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峭壁上,我撞见姚老师正集精会神地用相机对着一棵樱花调试焦距。当时我心里就为姚老师的冒险捏着一把汗。后来在赤壁骨干作家丁纬的纪实散文《赤壁好人姚东旭》里读到,姚老师在拍摄白羊林山大湾岭雪里樱花绝景时果真摔倒过。我平时去过姚老师摔倒的地方,此处山高坡陡,即便正常天气也难立足,可以想像姚老师这次跤得多远,多重。
老人家含辛茹苦捕到繁星般的艺术亮点后,村夫撒种一样撒向网媒,炫亮天南地北难以数计的迷茫眼眸和心空。省内外、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红薯、竹笋等特产供不应求,一个个农家乐生意红火,一位位村民笑逐颜开。随之,姚老师被赤壁百姓公认为赤壁好人。
我常想,如果下次碰到姚老师摄影,我一定要请他扶着我的肩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