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相依颜值高—赤壁市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纪实

曾经非法码头、餐馆商店遍布,如今树木摇曳,变为生态线。

近年来,赤壁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可谓林水相依颜值高,附近百姓拍手称赞。

栽好树:明年3月复绿3400亩

11月30日,漫步赤壁长江干线,在寒风中旺盛生长的杉树、杨树、竹柳苗格外引人注目。

赤壁镇林业站站长曾勇介绍,赤壁长江汽渡码头,是连接洪湖和赤壁两市的唯一过江通道。长江边曾聚集不少非法码头堆场。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码头边就开起餐馆。截至去年底,数量已扎堆增至19家。

近年来,赤壁长江干线取缔非法码头总面积600亩,可植树复绿面积约500亩。第一期规划复绿面积380亩,共栽植较大规模苗木2万余株,于2016年10月初动工,当月即完成任务。

今年,赤壁市以长江大保护为契机,以河湖库长制为抓手,痛下决心彻底拆除这片餐馆群,总面积100亩。

11月3日,全面启动第二期复绿工程,面积约100亩,目前已栽种水杉近3000棵,折合面积65亩。

曾勇介绍,码头堆场和道路均为石头和煤渣,厚度大部分在80厘米以上,长期受重车碾压,板结坚硬,立地条件差,复绿工作难度大。但是只有栽好树,才能铸造生态屏障。于是植树采用3×4米株行距,挖150厘米见方大穴,回填土栽植,每亩植树苗56株。

赤壁市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总任务3400亩,其中护堤护岸林3300亩,岸线复绿100亩。

今年8月,赤壁市政府下发了《赤壁市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明年3月前,将全部复绿,栽植树种为杨柳、竹柳苗,总投资金额为400万元。

几年后,将出现堤岸郁郁葱葱,江水流淌绿荫中的美景。

管好林:村镇健全管护机制

当日,在赤壁长江码头边上,记者看到,一辆挖机正在挖土,几名工作人员对刚栽的树进行培土。他们是赤壁市长江干线造林绿化施工队工作人员。

“江风大,如果不培土,树就容易被连根拔起。培土能保证树苗的成活率。”施工队负责人蔡贤超介绍,他们每天早上六点钟到江边,每天晚上天黑才收工。

在江边的树林里,记者还看到了几名工作人员,他们正在给树木刷石灰水。

一名工作人员说,冬季天气寒冷,刷石灰水相当于给树木穿上了“羽绒服”,能保证树木温暖过冬。同时,石灰水能防止害虫上树,为它们保驾护航。

赤壁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盖湖镇和赤壁镇人民政府是绿化长江两岸的责任主体,赤壁市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单位创新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长江两岸造林绿化。

该市还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与实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合力推进的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新机制。

“栽好树,更要护好树。造管一体,强化管护,便是最好的举措。”赤壁镇党委书记朱翔说,按照谁造林、谁管护的原则,各镇村健全管护机制,实行“山体制”定期管护,长效管护。做到管护人员到位、管护责任到位、管护措施到位。

同时,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强化管护措施,定期对新栽树苗进行松土、割草、清杂等抚育管理,严禁一栽了之。加强新造林资源管护,及时进行补植补造,切实做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造一片、绿一片,绿一片、成一片。

护成果:请保洁员清扫堤坡

“复绿、护绿只是修复长江生态的一部分。” 朱翔告诉记者,10月30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湖北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赤壁镇是此次“回头看”的督察重点,该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排除万难抓好了自查整改。

按照长江大保护的工作要求和“回头看”自查清单,该镇清理了辖区内长江沿岸固体废物。在赤壁干堤轮渡码头入口处修建两处防护墙,有效防止了随意倾倒固废行为的发生。对江边已拆除餐馆遗留建筑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清理沿线其他固废堆场10余个总计600吨。

拆除了原九毫堤砖厂水坯房及附属建设,并于11月28日对砖厂烟囱实行了爆破;沿岸村成立拆围专班,拆除养殖围网及长江洲滩农业生产附属房;拆除原货运码头遗留杆线,对所有拆除地进行复垦复绿,投资5万元对江边水厂取水泵房进行立面改造,计划出资17万元修建水厂步行道300米。

该镇在沿岸村拆除所有敞口垃圾池,新投放垃圾筒1000个。在沿江口子村雇请保洁员,对堤坡内外频繁进行清扫、清理,以进一步巩固长江大保护成果。

当日,记者来到赤壁镇太平口村九组一处大型养猪场。这个曾经因空气污染、污水流入河道排入长江而被投诉的养猪场,而今已清理沼液池塘,启用粪污处理设备发酵床,修理进粪通道(进沼气池),新建一个集粪池。

据介绍,该镇通过以上有效整改措施,生态环境大有改观,群众反响良好,在“回头看”督察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肯定。(记者 马丽 见习记者 焦姣 通讯员 张燕)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