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俊
乌镇是一个有味道的地方。
她的历史文化像一坛老酒,韵味醇厚而绵长。她的故事耐人寻味,经得起咀嚼,像一缸陈酱。她的景色多样颜值高,各种色彩在这里绽放,可是打印给你的,却是一幅古青色的画,像乌镇染坊里的蓝印花布,一种古朴朴的味道。
是的,乌镇是一口酒缸、酱缸、染缸。
早起看乌镇,天光澄碧,空气澄净,河水澄清。放眼车溪河上,只见水阁相连、梁柱错落,曲曲折折不见尽头。窗是乌镇的眼,枕水人家晓窗半开,民宿客栈街窗半掩,沿河一顺望去,水上满是鳞次栉比的窗棂户牗。落地长窗、滑板短窗、对开推窗、半开天窗,窗连窗、格对格,或闭或启,有呼有应,乌镇是窗文化的博物馆。驻足细看,家家窗扉上是胶漆桐油,户户槅扇里有雕花画图,花草虫鸟尽入画,神鬼人物毕灵动,进一样的门,看不同的窗,千姿百态各呈风景。庭院深深,绿树阴阴,窗含吴越千年史,门涌秦楚万里客,珠帘暮卷春秋雨,画栋朝飞战国云,乌镇的窗为中国的历史按下过快门、记录过画面,是史记的一叶书签。微风穿堂过,斜阳依窗尽,梦觉隔窗残月冷,五更秋虫依稀鸣。谁家的深秋帘幕千丝雨,谁家的落日楼台一笛风,谁家的寒窗先知春乍暖,谁家的蝉声早鸣绿窗纱?乌镇的窗为中国的乡愁打了一个结,乌镇的故事尽在窗眼里。 古山云树密,霅水风帆稀,双溪皓月白,两墩苍烟青,南郊春色尚浓,西林秋高气爽,忽闻仙桥野笛远,又听佛寺晨钟近,这是宋代的乌镇;光明莲社梵音杳,芙蓉旧浦忆当年,车溪祖关释子在,上智鼋潭鱼伏渊。昭明书馆文在选,绿野遗庄诗正觅,双溪浸月低头看,二塔凌云抬眼望,这是明代宣德年间的乌镇;砥柱危洲分水墩,通泉古甃深,文石流觞犹兰亭,解嶷丛桂香。双潭舞凤,一水回龙,万竹秋声急,长林石径斜,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乌镇;梁苑胜迹书声琅,丛林古道幽思长,六桥风景今安在,九曲回澜不兴波,溪亭幽涧深,禅阁梵音渺,萧寺钟声晨起,灵水山居晚红,这是清代顺治年间的乌镇。不同的时代同一个乌镇,同样的乌镇有不同的味道。 车溪河有数不清的河埠,沿河有走不到底的帮岸,帮岸上有望不到头的廊棚,廊棚下有算不过来的靠背椅、靠背凳,那叫“美人靠”。船行的码头、人走的渡口是水乡的河埠,归航的船要有帮岸,远行的人要有廊棚,归去来兮需要美人靠,一憩解百忧。河埠、帮岸、廊棚、美人靠,是乌镇的风景,是乌镇人的撑篙点。如此这般,假如感觉乌镇好有诗情画意,那你一定是观光客、路人甲。日子是用来过的,不光是用来看的,乌镇人家没有艺娱的闲心,只有素朴的本心,觉得一切是那么自然、舒适、妥帖,无须雕饰、夸张、炫耀,这是艺术和生活的最高境界。你是画外音,他们是画中人。 乌镇美,乌镇的夜更美。灯光秀,秀出了她的轮廓、她的线条、她的亮点,柔化了你的心性,温暖了你的心灵,让你的眼里秋波荡漾、春心萌动。乌镇的夜晚是水之梦、梦之乡,是灯的夜市、船的港湾、桥的今宵。邀一位船娘,渡你在西市河上的夜里,橹声欸乃,桨声咿呀。你在看夜,窗在看你,桥在度你,你会有穿越时空、翩跹梦境的幻觉。夜深人静,天光未暗,我独自走在青石板路上,一遍遍地听自己的《有一个故事,叫乌镇》,沉浸在乌镇的语境与心境、情境与环境里,文不醉人夜醉人。听着南梁昭明太子与民女慧娘的缠绵故事,自己给自己当惆怅的解说员、伤感的倾听者。正好迈进昭明书院,一脚便踏在1600年前的温柔乡里了。 月光下的乌镇,有脚步声响起,在街的那头或者河彼岸的青石板路上。嘀嘀嗒嗒,或急或缓,不是踩或者踏,是轻轻敲,节奏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中的慢板、急板或者小快板,声声慢,影幢幢。不知道走着的是唐宋诗人、明清商贾,还是民国女子。秋分看月,那是分不了的月、尽不了的秋。你在月中央,月在水中央。移目天地间,天上月看水中月,月在水底看自己。等到乌镇从黎明中醒来,情景便真切起来,弯月勾勾,挂在蓝天,淡远而静安,留你一个昨晚的念想。听自己的《乌镇的早晨》,感觉每一个清晨都美好,太阳正从东栅的河水里起浴,闪闪亮。
乌镇处处可回眸,时时能张望,街巷到处分岔,道路随时交会。混沌中迷途于老街古巷,随便问路,都有热情的应答或者温婉的向导,甚至陪你走一程。急急匆匆逛一圈,发现回到了原点,但天色已明朗,青天亮闪闪。镇上风景无限,镇外风光无边,田园牧歌,万木葱茏,景物在疯长。荷塘宽宽起,莲叶亭亭立,不知道是朱自清的荷塘,还是周敦颐的莲花。蓬荜秾艳之间,有水牛悠闲地踱着持重的步,等你来参观或者合影,抑或旁若无人地低头吃河边草,偶尔抬头高看你一眼,等着你对它弹琴。 车溪河一贯到底,风雨长廊一贯到底,青石板路一贯到底。其实都没有到底,比底更深的是根,比道路更长的是乌镇的历史。 乌镇地处杭嘉湖平原的中心、桐乡的北端。乌镇先民加入这个名为马家浜文化的朋友圈已有7000年了,但取名“乌镇”,却是在1100多年前的唐朝咸通年间。属于马家浜文化的谭家湾遗址,离今天的乌镇仅有1500米,从考古发掘的釜、罐、盆、钵等陶器标本和麋鹿、水牛等动物遗骸看,乌镇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绽放出了文明的曙光。 春秋无义战,天下竞争霸。春秋时期是乌镇的第一个发展期,这里是吴越两国的边境,是交锋交战地,更是交流交融地,吴国在乌墩驻兵防越,越国在青墩引兵对峙,上演战争大片。吴国自从周太伯创立勾吴,到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所灭,存活近600年;越国为夏朝君主少康之庶子无余所创立,越人作为大禹的后裔,固守越地、剑指东吴,到公元前333年被楚国所灭,吴越之间交集600年。在最后的70年间,两国“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金戈挥舞、铁马嘶鸣,打得不亦乐乎、精彩纷呈、惨不忍睹,上演了中华史记中争霸战的高潮部分和精彩片断,留下一堆成语典故。最高光的战争就发生在乌镇一带,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成为春秋五霸之后崛起的最后一个霸主。从那时起,乌墩、青墩就先后分属于会稽郡、苏州府、湖州府、嘉兴府,被今天浙江、江苏两省的桐乡、石门、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七个县所统辖,直到1950年两墩合一镇,再次定名“乌镇”,归属浙江嘉兴的桐乡。乌镇是历史的切片、文化的乡愁,是中国的从前。 历史的厚度决定了乌镇文化的高度,积淀的丰富成就了乌镇文化的多样。乌镇是错壤交接之地,风物民俗丛生之地,形成了开放、包容、自强、博大的文化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方式。 乌镇爱过节。乌镇人月月有节日、天天像过年,美食是节庆的主题。走进一家名曰“羊肉烧酒”的小店,点一盆红烧湖羊肉,斟两杯黑白老酒,羊是本地的羊,酒是乌镇的酒,一杯是用本地黑糯米酿造,以纪念为平定叛乱、护佑百姓而战死的唐朝乌墩守将乌赞将军的“乌酒”,一杯是用本地白米、白面、白水酿制,受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青睐的“三白酒”。黑酒黑得乌紫泛亮、甘醇醉人,白酒白得晶莹剔透、清香沁心。两杯老酒下肚,半部史记穿越,美在唇齿间,醉在眉眼中,有道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眼回看,那门联上分明写着:盛唐乌酒晚清窖,宋时湖羊明时灶。“明月楼”的肚包鸡、酱凤爪、手工香肠,卤制酱腌,咀嚼啃啮有味;“江南徽宴”的臭鳜鱼、毛豆腐、炭烤鸡、太白鱼头,文火慢炖,鲜香弥漫无边。嘉兴粽子青团子,萝卜丝饼姑嫂饼,桂花方糕定胜糕,小吃胜大餐。在水上早市油煎铺买一份油条油墩,或者沈记花生糕、茅老太豆腐,边吃边走边看船;再在木码头上寻个座儿,点一份笋尖馄饨、鲜肉烧麦、葱姜豆腐干,或者洋葱鳝丝面、猪油渣面、小锅面,赏水中倒影、河上紫烟;然后在永泰米糕店占一处临窗的桌椅,点一碗百合莲子凉汤,要两块鲜肉方糕、豆沙方糕,悠闲地欣赏水上戏台正侬鹅阿拉咿耶啊呀的桐乡花鼓戏以及越剧,唱得有味儿,听得有味儿,吃得更有味儿。寻味乌镇大街,不同的餐馆不同的风味,绝无重样;同一样菜品同一个价格,决无二价。独特与公平,是乌镇的真味道。 酒入肚,味入心,江南水乡烟入画,乌镇茶香味入肠。“水包皮”泡澡堂,“皮包水”喝茶忙,是乌镇的市井风情。闲淡之人茗中品味,忙碌之家茶里悟道,都是时光的节奏、岁月的颜色、生活的况味。茶楼茶肆生意兴盛,茶商茶客心诚意切,茶香茶道韵味绵长。传说茶圣陆羽曾两次造访乌镇茶馆老板卢仝,“访卢阁”因此而得名、成名,众多茶馆亦是宾朋满座、香溢四方。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青砖茶,在这里找到最好的井水、最好的时辰、最好的茶客,以及最美的茶具。客从南北来,话分东西说,茶在一桌喝,茶越喝越淡,情越聊越浓。舟子喝茶温中有暖,君子品茗情中有性,仕子寻味苦中有甘。要想苦尽甜来,可以酌一杯菊茶,乌镇人会告诉你,杭白菊的原产地其实是在嘉兴、在桐乡、在乌镇。隐菊东西栅,黄花分外香,乌镇是菊花的家乡,菊花是乌镇的女儿。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一壶煮三江,片叶知春秋。菊茶温润在口,馥郁醇浓在心,喝的是茶,养的是心,品的是人生。当然,最具特色的是乌镇三道茶,“镬糍茶”甜甜蜜蜜,“熏豆茶”香香咸咸,“淡水茶”清清爽爽。客进乌镇家,请喝三道茶,先甜后咸终平淡,这是乌镇告诉你的生活哲理。 乌镇的味道是喝出来的,也是晒出来的。阴历六月初六,是天贶节,从宋代流传至今。“六月六,晒红绿”,烈日当空,热力四射,适合曝晒万物。仕人晒书,僧尼晒经,舟子晒桨,乌镇人家晒衣物,晒虫晒霉晒一地旧事,洗物洗娃洗一河流光,满镇是阳光的味道。 热烈的季节是晒酱的时光。乌镇最早的酱园是乌镇人陶叙昌创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叙昌酱园,先是自产自销,后来远销他乡,畅销杭州、嘉兴、湖州、苏州一带。同治年间,清军在乌镇围剿太平军,叙昌酱园毁于战火,陶叙昌含恨而殁。两个儿子成人后继承父业,勤扒苦做,重振往昔辉煌,到了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分蘖出多家分号,产业链不断拓展。1937年11月日本侵略者进犯乌镇,烧杀抢掠,穷凶极恶,叙昌酱园被烧光捣毁。劫难过后,叙昌酱园惨淡经营,但勉强能维持。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改造、几度发展,这家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老树发新枝、陈酱酿新味。走进乌镇西栅通安桥南的叙昌酱园,前店后坊大晒场,紧紧挨挨,环环相扣。作坊里摆放着大缸小罐,高高低低挤挤密密。一切的味道、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这光线不甚明亮的神秘园里。清明一过,家家制酱。黄豆制成酱,要经过浸泡、蒸料、拌料、制曲、入缸、晒露、压榨、打磨等多道工序;上好的黄豆磨成面,调好的豆面拌均匀,装入竹匾发酵制曲34天,落缸后进入酱醅期,须经过长时间的翻醅,尤其是六七八月份的晒露才能成熟。作坊外有一处360多平方米大晒场,正晒着200多口酱缸,阵势列队像兵马俑,阳光灼人,满庭生辉。白墙青砖竹栅栏,尖笠纱盖大酱缸,斗笠是为了防雨水,纱盖是为了防蚊蝇,美好的味道需要呵护,阳光的味道最好。生活是个大酱缸,只要你是一粒豆,就能把你酿成酱,要想成为一个有味道的人,打磨、曝晒、压榨是少不得的过程。乌镇的豆酱有滋有味,家家离不开,顿顿少不了;上得了豪宴,进得了寒门,与山珍海味同桌,与白菜萝卜相伴,是富人家的调味品、穷人家的主打菜。叙昌酱香,是乌镇的味道、江南的味道、乡愁的味道。 乌镇要晒的,还有乌布乌染乌颜色。镇上有“宏源泰”“草木本色”等老字号染坊,以乌镇本地的花草林木为原料,提炼色浆,生产的印花布以蓝色为主。这是乌镇的颜色。采自然万木之精华,集天下颜色之缤纷,化作那一条条一方方花布,从高高的晒布架上垂下,通天达地,铺天盖地,气势豪迈而壮观。给点颜色就开染坊,给点阳光就灿烂,乌镇尽显草木本色。乌镇青睐青色、不慕艳丽,像结着丁香一样愁怨、透着丁香一样芬芳的江南女子,着一袭青色旗袍,撑一柄青色雨伞,袅袅娜娜默默彳亍在青色的石板、青色的桥上,只等待那一抹,那一抹青色的江南雨了。 秋天看乌镇,像是读一本有味道的画册。秋雨涂抹,秋云着色,秋风翻页,画册的名字叫《岁月静好》。空蒙蒙,雨霏霏,清冽透着清冽,愁意轻抚愁意,一阵秋雨一阵寒。你若出发,古木为廊、为棚、为亭,给你遮风挡雨;石板做门前阶、河上渡,给你铺路搭桥。在秋风秋雨中启程,在古风古道中行舟,乌镇是通向远方的驿站。你若归来,所有的目光在这里打结,所有的焦躁在这里复归温柔,所有的步履在这里变得舒缓。阁楼不高却有登高的感觉,楼梯不宽却无逼仄之虞,石板路高高低低却不会绊倒你,一切妥帖舒适熟稔,恰到好处,可以温润你那颗游子的心,心上的那个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不是让你穿越历史,而是教你尘心复古、秋心滋润、初心不改。你这么想着,迷蒙的街那头,有青衫女也这么想着,低头行走,悄无足音,唯秋声瑟瑟。你沉浸在古境里,把心变静,把岁月看老,把沧桑看尽、长河看冷,乌镇是秋雨的味道。 乌镇有老味道,更有新味道;有水网渔网,更有互联网。世界互联网大会把这个江南小镇亮相于的聚光灯下。乌镇走在世界的T台上,走进第四个发展期。前沿技术在这里角逐,世界巨头在这里论剑,乌镇之光是世界之光。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抢滩圈地;智能汽车、数字教育、网上医院、网络公益风生水起;开源生态、数据治理、数据与算法、下一代互联网、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在这里切磋探讨;数字减贫、全球抗疫、网络安全、数字一带一路,在这里谋求合作。当今世界,网络相联、命运共通,互联网改变生产关系,计算力决定生产力;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网上新风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谁掌握了平台谁就把握了先机,谁占领了终端谁就占据了制高点。网罗天下,天下互网,数字乌镇,是算力小镇、超算中心,乌镇联世界无远弗届,世界看乌镇高光时刻。数字化浪潮拍打的江南水镇,一声鸟叫能唤起世界的嘈杂,乌镇之光点亮世界,网味十足。
有味道的人生,有味道的乌镇。乌镇的味道,越陈越醇,咀久弥新。喜欢乌镇的味道,你就是有味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