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52.81万人

湖北日报讯(记者陈会君、通讯员许兰波、实习生罗琪)7月3日,省委宣传部召开的“牢记‘四个切实’殷殷嘱托推进湖北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就“稳定和扩大就业”主题发布数据,全省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近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连跨70万人、80万人、90万人三个台阶;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国家控制目标,保持在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2.8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5.44%,同比增长2.99%;登记失业人数37.2万人,同比减少2.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5%,继续低位运行。

我省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拉动就业能力明显增强。我省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就业结构也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新增就业持续增长,占比超过57%;经济发展使我省对就业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全省各地各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保障了就业局势稳定。

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省人社厅——多措并举支持企业不裁员少裁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会君通讯员许兰波实习生罗琪

如何稳定就业保“饭碗”?高校毕业离校未就业,能获得什么样的帮扶?

7月3日,省委宣传部“牢记‘四个切实’殷殷嘱托 推进湖北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现场,省人社厅副厅长董长麒就“稳定和扩大就业”中的热点话题进行解答。

不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失业保险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省就业有影响吗?

董长麒回应,我省目前受影响程度可控,暂未发生规模性裁员和农民工集中返乡潮。但后续影响程度的不确定性很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是稳就业的关键所在。我省实施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着力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

董长麒说,我省持续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失业保险费率连续从3%降至2%、1%,其中单位费率0.7%,个人费率0.3%,将执行到2020年4月30日。仅此一项,每年减轻全省企业负担15亿元。从今年5月1日起,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从19%降至16%,预计今年将为全省企业减负77亿元。

我省还加大失业保险返还力度。自2012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2014年上升为国家政策在全国推行。针对新的形势要求,我省不断加大力度、提高标准,对不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70%;对受经贸摩擦影响的外贸参保企业,少裁员的可返还60%;对参保职工1000人以内的企业,进一步放宽条件、简化程序,返还50%,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还可给予困难企业返还。

支持职工提升技能。我省对按规定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职工,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予1000元至2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2018年,全省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532万元,惠及企业职工1.54万人次。下一步,还将按国家统一部署,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专门资金用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有补贴

今年我省有43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怎么样?

董长麒说,我省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首要位置,省人社厅会同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大力实施“我选湖北”计划。近年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我省大规模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对参加实习实训大学生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的实习实训补贴。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5001家,组织大学生实习实训92万人。我省连续八年实施“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通过规定程序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2万元至20万元无偿扶持,累计投入1.9亿元,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4914家。

对于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董长麒说,我省实名制帮扶未就业毕业生,实施青年见习三年行动计划,鼓励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按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留用率高的提高补贴标准至80%。

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每人2000元奖补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

董长麒介绍,我省已累计帮助58.78万贫困人员实现就业。

推广就业扶贫车间促进就业。引导各类企业到乡到村建立厂房式、居家式、基地式、融合式扶贫车间。对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给予每人2000元奖补。

推进返乡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扶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回乡创业兴业,吸纳带动乡亲创业就业。贫困人员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还能在企业打工增加收入。同时,实施农家乐精准扶贫创业扶持项目,对37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开办农家乐,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吸纳就业补贴。

加强劳务协作促进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县内对人、市内对村、省内对县”三级劳务对接机制,实现37个贫困县全覆盖,拓展“省外对发达省市”劳务协作,通过劳务输出帮助贫困人员转移就业。



(编辑 罗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