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周画路阳光幼儿园 邓琼仙)
四月,繁花锦绣,春光正浓,我在丽日和风的惬意里收到了弟弟传来的照片。那是他和姐姐一家带着爸爸妈妈在北京旅游的影像。照片里,爸妈或是在宏大的颐和园、或是在巍峨的古长城、或是在恬静的中山公园。她们悠闲漫步在北京的各大景点,或凝神观景、或开怀大笑,而最醒目的一张照片,是爸妈身着红色的正装,端正地站在天安门前的留影。照片里两位老人的神情比在其他景区时的轻松自如多了一份庄严和一丝拘谨,但庄严的神情里着有像孩子样的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激动。
爸妈的这身衣服可是只有在走亲戚或者重大的喜庆节日时才舍得拿出来穿的。我记得爸妈在出门前收拾行李的时候,平时简朴简约的人,听说要去北京玩几天,居然收拾了两个鼓鼓囊囊的行李包,里面就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他们的这两套走亲戚的新衣服。
这是爸妈第一次出远门。其实在最小的弟弟结婚以后,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就一直想趁着爸妈精神还好,每年给他们安排一两个旅游行程,让他们出去走走看看。可老人家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一来总是心疼花钱,二来因为妈妈的腿脚不方便,一次次让我们姐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想诚心表达的孝心计划无奈搁浅。
爸妈出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吃过的苦数不清,受过的难说不完。妈妈从小先天性的足部残疾,脚掌前端不能落地,不能负重。不到十岁就父母双亡,一个人带着幼小的弟弟艰难度日。要过生活,还要送弟弟上学。妈妈和她弟弟小时候用以果腹的东西,味道还算好的是野菜,嚼不动的是树根。爸爸也是一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众多,家境贫寒,只能靠一双手勤扒苦做。老家靠山,爸爸经常天没亮就摸黑进山,砍回山里边生产队没人管的小水竹,白天出工,深夜无人了就学着用那些小水竹来编一些竹板、箩筐、簸箕用来换取生活用品,可还是经常衣不遮体、食不裹腹。“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从小听着这些长大,脑子里经常就像回放着一部苦情片的电视剧一样,但却是爸妈那代人曾经过着的真切生活。艰难的日子灰暗得看不见阳光,熬了许久,等了许久,盼了许久,终于,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天换地。
日子如开花的芝麻,一天天、一节节地灿烂起来。许多爸妈曾经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地实现了。但那些不堪的苦难曾经真实的存在过,爸妈还是依然的节俭,依然的勤劳,依然的质朴。每当我们学习不够认真,干活不够勤奋的时候,爸妈还是会用忆苦思甜的反差和对比来教导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清楚,一个时代的巨变,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更深切的感触。也许正因为如此,爸爸有坚持每天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他从最高新闻播报里关注着新时代的每一点变化。妈妈爱看电视剧、文化、旅游等综艺节目。这些现代化的影视媒体将新时代的巨变以新闻或艺术等多种形式向世人传播着,也慢慢润物无声地改变着爸爸妈妈的思想。
我们姐弟几个先后都添置了小车,妹妹在广东坐高铁回家也只需要花上几个小时。再当我们说要带两位老人出去旅游的时候,他们欣然同意了。爸爸说:如今这世道好啊,交通也方便,也不用担心你妈妈走不了远路,趁着还能动,我们也是要出去走走看看了。
手机里弟弟还在不断地发送爸妈在北京游玩的相片来。除了天安门广场,还有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纪念堂等等。相比长城、颐和园和中山公园等地方,爸爸妈妈留影最多的还是在天安门广场还有毛泽东纪念馆。每一张照片或专注、或沉思或缅怀。
几天时间很快过去了,爸妈一行从北京回来了。我问他们:“北京好玩吗?”他们开心地拿出他们花了八十块钱在天安门前照的一张放大照片说:“好玩。你看,你看,这是北京天安门,这正中间的画像就是毛主席。”满足的表情浮在爸妈的脸上,孩子般高兴地边给我们描述在北京的见闻,边轻轻按摩着自己的双腿。我才发现,爸爸有痛风的那只脚全部肿了,鞋子都没完全穿进去。妈妈本来脚有残疾,也劳累不轻。我心疼地问他们:累吧?爸妈一脸春风高兴地说:“这点累算什么?从前连口吃的都顾不上,哪敢想这辈子我还能去北京啊!现在不但去了,还看到了引领我们过上好日子的神圣的地方,再累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