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
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韩正陪同考察并出席座谈会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陪同考察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市并出席座谈会。
隆冬时节的华北大地,寒气袭人,滴水成冰。1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分别在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和省长许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和市长张国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和市长陈吉宁陪同下,深入河北雄安新区、天津、北京,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6日上午,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仔细听取新区总体规划、政策体系及建设情况介绍。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6日上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仔细听取新区总体规划、政策体系及建设情况介绍,察看启动区城市设计征集成果模型和即将启动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展示。他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要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习近平通过大屏幕连线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工地现场,向施工人员挥手致意,称赞他们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嘱咐他们科学施工、注意安全、确保质量,按期完成任务,并向他们及全国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们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习近平随后步行来到政务服务中心,察看服务窗口,了解雄安新区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工作情况。习近平充分肯定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全贯通服务的做法。他指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部分进驻企业代表围拢上来,习近平同他们亲切交谈。他强调,建设雄安新区,需要大批企业共同参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北京企业,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符合新区产业发展规划,我们都欢迎。希望广大企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域秀林驿站,同参与造林护林的村民亲切握手。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雄安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率先启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1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域,乘车穿行林区察看林木长势,并在秀林驿站结合展板听取雄安新区生态建设总体情况和“千年秀林”区域植树造林情况介绍,登上二层平台远眺林区全貌,对他们运用科学方法植树造林、运用信息化手段管林护林的做法表示赞赏。他强调,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重要价值体现。“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他仔细询问参与造林护林的村民工作和收入情况,叮嘱要吸引当地农民积极参与,让农民从造林护林中长久受益。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参观校史展览。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7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天津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南开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一所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名校。习近平参观了校史展览,详细了解南开大学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情况。习近平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习近平同在现场的部分院士、专家及中青年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他指出,专家型教师队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要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始终抓紧抓好。在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他勉励师生们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走出实验室,广场上挤满了学生,大家高呼“总书记好”、“总书记辛苦”,齐声高喊“爱我中华、振兴中华”,还唱起《我和我的祖国》。习近平同近处的同学亲切握手,向远处的同学们招手致意。掌声、歌声、欢呼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在天津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展馆同志愿者们亲切合影。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随后,习近平来到天津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走进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办事大厅,了解社区网格化管理、基层党建、便民服务等情况。习近平指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习近平十分关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他走进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详细询问社区在服务退役军人方面的具体做法。他强调,成立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就是要加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好。朝阳里社区是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在社区志愿服务展馆,习近平同志愿者们亲切交流。他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天津保留了大量别具风格的近代建筑群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习近平来到位于河北区民族路的梁启超旧居,结合展板听取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情况介绍。他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天津港码头考察。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天津港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天津港码头,同现场作业的工人亲切握手,了解港口码头作业和自动化设备运行情况。他走进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大屏幕察看港口全貌,结合实时数据展示听取天津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情况介绍。习近平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习近平指出,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扎扎实实攀登世界高峰。
离开天津港,习近平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习近平仔细观看“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无人机集群智能控制系统等产品展示。习近平强调,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要深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8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委办公楼主楼详细了解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情况。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8日上午,习近平乘车前往北京城市副中心,并沿途察看“城市绿心”植树造林地块。在市委办公楼主楼,习近平通过设计模型和展板,详细了解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情况。习近平强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要把公共建筑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使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便利快捷。要把规划执行好、落实好,把蓝图变为实景,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这座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在北京市委办公楼主楼会议室,习近平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先后发言,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介绍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
习近平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更加讲究方式方法,坚持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稳妥有序推进实施。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政策,同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合力。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不断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第二,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把设计成果充分吸收体现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用法律法规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要打造一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工程项目,新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配套设施,让社会各界和新区百姓看到变化。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过硬、能吃苦、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第三,以北京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高质量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搬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研究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副中心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要推进北京中心城区“老城重组”,优化北京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提升北京市行政管理效率和为中央政务服务的职能。第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要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要立足于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推动交通一体化。要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第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要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持之以恒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要加大力度推进河北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发挥好京津对口帮扶机制的作用,确保2020年京津冀地区贫困县全部摘帽。要坚持就业优先,做好当地百姓就业这篇文章。
韩正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要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增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内生动力。要坚持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北京新的“两翼”。要抓好跨区域重大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创造便利条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会议结束后,习近平乘电梯来到一楼大厅,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对总书记报以热烈掌声。习近平向大家频频挥手,动情地说,你们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了贡献。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建城立都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新时代北京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件大事办好。希望大家以新办公区的新气象,在各项工作中实现新的更大作为!离开时,习近平同大家一一握手,掌声经久不息。
丁薛祥、刘鹤、王勇、何立峰和徐匡迪等分别陪同考察或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省市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参观校史展览。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同部分院士、专家及中青年教师代表进行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师生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师生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天津港码头考察。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来源:新华网
(编辑 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