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全面推进绿色崛起
开创强而优中等城市建设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赤壁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江 斌
(2016年11月16日)
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推进转型升级绿色崛起
今后五年,是赤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的重要阶段,全面推进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外部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湖北省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置身于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战略交汇点的赤壁,完全可以顺势而为,抢得更多先机,赢得更好发展。从自身来看,赤壁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特别是干部群众勤勉务实、开放包容、人心思进,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支撑。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赤壁实施,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开放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强而优中等城市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
——打造实力赤壁。建设产业集聚、结构优化、殷实富裕的赤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在全省争先进位。
——打造创新赤壁。建设崇尚创新、勇于创造、富有创意的赤壁。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创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打造绿色赤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赤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打造开放赤壁。建设充满活力、特色彰显、开放包容的赤壁。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更加明显,全面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开放氛围和开放形象进一步提升。
——打造幸福赤壁。建设城乡一体、生活舒适、民主法治的赤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得益彰,文化优势更加突出,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社会更加平安、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今后五年,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坚持转型升级,形成现代产业新体系
转型是顺应潮流,更是形势倒逼。要加快产业集群化、信息化、融合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并举、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发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打造产业转型新引擎。持续用功,精准发力,把“四个基地”打造成推动我市产业转型的强大引擎。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合发展理念加快“四个基地”建设,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基地建设的各个环节,实现虚拟网络与实体生产的相互渗透。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要加快展览交易平台、信息服务体系、交易融资平台建设,引导绿色生态产品在赤壁汇聚交易,不断提升展览交易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部地区应急安全产业基地要以专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配套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努力打造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华中地区现代物流基地要以创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为抓手,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加强物流园区平台建设,推动物流业信息化、自动化、高端化发展。华中地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实施“旅游+”计划,创新旅游业态,全域打造旅游产品,推动我市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2.加快推进工业崛起。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工业崛起“六大工程”⑤,推动我市工业迈向中高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绿色、高端、集约、高效发展。鼓励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走战略合作、兼并重组之路,壮大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 ⑥任务,坚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相结合,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科技发展动向和市场变化走向,通过战略、规划、政策引导,着力培育应急安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一批成长性好、竞争性强、关联度高的新兴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优化园区布局,强化功能分区,完善设施配套,加强产业孵化、要素服务等平台建设,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满园工程,加快项目建设,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园区发展质效,促进园区内涵式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融合乘数效应,提高农业质量效益。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着力打造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做强茶、竹、水果、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度开发特色产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⑦工程,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定制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传统农业,发展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标准农田。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⑧办法,规范农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企农合作为引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强培育现代农业服务组织,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4.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现代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业,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计划、上市公司培育计划,不断壮大资本市场的“赤壁板块”。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推动服务业与消费升级加快融合。完善城市商贸流通网络布局,构建“一主四副多点”⑨的市域商业发展格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科学规划和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经营规范、充满活力的专业市场,不断完善市场服务功能。
(二)坚持创新驱动,增强转型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驱动作为优先战略,向创新要动力、靠改革添活力、以开放为支撑力,走出一条具有赤壁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1.加快创新发展。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为基础、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打造发展新引擎。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建设三大工程,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支持企业瞄准市场开展关键技术公关、引进高端人才项目、对接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深化“政产学研金”合作,支持企业建立技术、标准、服务等创新联盟,大力发展协同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方式,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打造创客驿站、创新工场等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平台,不断壮大创新主体。以更大的魄力、更宽的视野广泛吸纳人才,努力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加速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2.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各领域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激活发展潜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力度,推动政务服务“二次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实施国有林场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深入推进财税体制、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省和咸宁市改革试点项目,建立巩固一批制度成果,形成具有赤壁特色的经验亮点。完善改革督办协调、督察落实、考评激励、责任追究机制,切实提高改革集成效果。
3.扩大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开放合作,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崛起。拓宽开放大通道。打通城市外环线,加快赤壁长江公路大桥、监利至崇阳高速公路赤壁段、国省道改扩建、陆水湖隧道、南环大桥、内河航道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对接湖北自贸区建设开放平台,规范提升长江码头规划和建设,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形成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化开放通道。大跨步走出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务实推进与万里茶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使万里茶道源头城市地位更加彰显。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应急装备、机械电子、茶叶等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以产品走出去带动产能走出去。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本地产品全球化流通。深化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战略合作和区域协作,构建“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区域合作关系。高水平引进来。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延伸招商触角,拓宽招商领域,不断提高引资引技引智水平。研究国家经济政策走向,用好用足用活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做好项目对接,促进关系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有新突破。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实施一批示范性PPP项目⑩,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效率高、服务优、成本低、口碑好的政务环境。
(三)坚持协调共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1.提升城市品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落实“五个统筹”⑪要求,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推进城市绿色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强化规划刚性执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减少生产空间比例,提升发展质量和环境容量,增加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加强城市设计,完善城市天际线、景观视廊,接续城市肌理和文脉,凸显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转变城市建设方式,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和综合管廊工程。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发展立体交通,畅通城市微循环,构建绿色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水电气、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序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建设一批社区公园、街头游园、郊野公园、绿道绿廊,增强城市绿色魅力。精细化管理城市。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多城同创”,加强城市交通、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公共事务和秩序管理,推行精细作业、精细整治、精细服务,打造洁、绿、畅、亮、美的城市环境。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强化蒲圻、赤马港、陆水湖三个办事处的属地管理责任,更好地发挥社区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民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让城市生活更加便捷、更加美好。
2.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产业支撑、统筹发展”上下功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按照“1345”城镇空间布局⑫要求,进一步明晰城镇功能定位,分类打造有主导产业、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特色乡镇。推动蒲圻办事处、赤马港办事处、陆水湖办事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城市经济;加快赵李桥口子镇、赤壁旅游名镇、官塘驿商贸重镇、神山现代农业大镇、车埠工业强镇建设;支持新店镇、茶庵岭镇、黄盖湖镇、余家桥乡、沧湖开发区特色化发展;推动中伙铺镇与生态新城加快融合发展;支持柳山湖镇加快四化协调发展。推动乡镇规划、产业、公用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全面提升,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分步推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注重乡土风味,保留乡村风貌,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着力培植村级主导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创新美丽乡村运营模式,激发乡村活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设施建设,构建连接城镇、覆盖城乡、综合配套、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为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强化“四个自信”,提升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塑造社会新风貌。在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做到经常抓、长期抓,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加快广电影视、新闻出版、体育事业发展,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响三国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开展文明创建。以实施《湖北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为契机,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⑬。坚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定期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制度化,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坚持绿色引领,拓展生态文明新空间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1.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建立循环型产业体系和生产模式。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实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土地开发强度,统筹配置城乡土地资源,清理盘活低效用地,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用地红线,严格保护耕地、林地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科学利用。创新城乡水务建设运营模式,建设城市第二水源,促进科学、安全、节约用水。
2.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政策法规和相关规定,持续深入实施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强化禁烧、禁煤、禁鞭和非煤矿山治理、扬尘治理、尾气治理“三禁三治”工作,推动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着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强长江岸线管理。加强陆水湖饮用水源和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重点湖泊、自然湿地保护,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加强土壤环境监管,实施耕地、污染场地、问题突出地区分类防治,推进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种养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扎实推进“绿满赤壁”行动,实现绿色全覆盖。建立环保执法联动机制,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和生态市。
3.共建绿色低碳社会。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进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回收。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市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深入开展绿色企业、绿色政府、绿色医院、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单位示范创建工程。
(五)坚持共建共享,实现民生福祉新提升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018年提前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正确处理救助与开发、扶贫与扶志、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加强群众教育引导,完善脱贫激励机制,增强贫困村自身造血功能,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2.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加强城乡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健全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开展精准及时有效的扶弱助残帮困。切实抓好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完善学前教育,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发展高等教育。科学规范学校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行分级诊疗,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服务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完善计生服务管理,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进健康赤壁建设。加快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和质量示范城市。
3.推进依法治市。健全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坚持依法执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和执法行为。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创新普法教育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深入推进“法治赤壁”和“平安赤壁”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基层网格化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政社互动”,扩大多元主体参与,推进农村和社区治理现代化。健全信访工作新机制,落实书记陪访制度,推行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强化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构建完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