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柳山湖镇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探访:十年巨变柳山湖

柳山湖镇位于赤壁市西北部,是三峡试验坝——陆水水库枢纽工程集中安置的移民建制镇,移民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陆水水库库区搬迁至此,直到本世纪初,镇里的村民仍过着愁吃愁穿的生活。近10年来,这个移民镇由穷到富,环境由乱到治,走出一条“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发展之路。

8月6日至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赤壁市柳山湖镇的6个行政村,近距离感受这个移民镇的10年巨变和移民家园的巨大魅力。

▲柳山湖镇移民村环境美如画

移民档案

柳山湖镇位于赤壁市西北部,有6个行政村,是三峡试验坝——陆水水库枢纽工程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移民建制镇。柳山湖移民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陆水水库库区搬迁至柳山湖镇,现在柳山湖镇有居民3416户,12151人。

田成方 渠成网 “水窝子”变身“果园子”

由于地势低洼、水灾频发,柳山湖镇过去是有名的“水窝子”,然而一走进柳山湖镇,一块块四四方方田地向四周延伸,虾稻花香飘,荷叶接天碧,葡萄串串红,一点儿也看不到“水窝子”的影子。村民徐四平说,自己1970年随父搬到柳山湖镇,“小时候镇上四处是水,钉螺密布,上世纪90年代,还连续几年发生水灾”。

柳山湖镇党委副书记周晓清介绍,2008年在省移民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柳山湖镇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地势高的平整成旱地,低洼的平整成水田,同时兴建了五大干渠,全长达24.77公里,渠道与松柏湖、陆水水库相连,干旱时抽水灌溉农田,水灾时抽水排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看到,干渠六七米宽,三四米深,渠水清澈,两边的葡萄、梨、水稻长势喜人。“以前经常遇水灾,收成不好,现在年年旱涝保收。”徐四平说。

“我们还相继建成了1000多亩葡萄生产基地、2000多亩优质稻基地。”周晓清说,通过农田改造、干渠建设等措施,过去的“水窝子”变成了“果园子”,节假日赤壁城区居民结队到柳山湖镇采摘新鲜水果,全镇现在年产各类水果32万斤。

能人回 产业兴 “穷窝子”变身“钱袋子”

移民能否稳得住、能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柳山湖镇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吸引能人回乡、市民下乡,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狠抓产业发展。

几年前在武汉工作的陈志钢是咸宁市人,2012年,来到柳山湖镇吴家门村,流转土地300多亩,累计投资近千万元种植葡萄、草莓、枇杷、梨等。目前仅葡萄园就有50多亩,年产葡萄近8万斤,每斤卖6-10元,年利润达几十万元。村民徐新国以前做煤炭生意,2016年回到家乡,以每亩85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80多亩,投资300多万元兴建果园,去年又流转土地2000多亩,发展虾稻,“去年仅虾稻一项利润就达100多万元”。

能人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村民。徐四平在陈志钢的果园里打工,每月近3000元,“出门打工,收入也比这高不了多少,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不低,还能照顾家人。”徐新国的稻田里,常年用工十几人,农忙时还要增加20多个。

目前,柳山湖镇仅葡萄基地已覆盖12个村民小组3000多人,年增加农民收入300万元以上,共安排移民就业200多人。柳山湖镇党委书记鲁锋介绍,通过企业兴乡,能人回乡,利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该镇果园种植采摘观光、稻虾共作种养、优质稻、水生蔬菜种植、人工青蛙饲养五大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带动移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产业发展的同时,柳山湖镇还想方设法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8月6日,位于易家堤村的小龙虾交易市场内,工人们正在忙碌,交易区、分选区、打包区分工明确。每年柳山湖的小龙虾从这里一车车运往广州、上海等地。“交易市场建设投资3600多万元,年小龙虾交易能力达5000多吨,年交易额近亿元。”鲁锋说,接下来,柳山湖镇还将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旅游观光经济。

环境治 乡风移 脏乱村变身文明村

▲柳山湖镇移民新村干净整洁

柳山湖镇腊里山村,一排排两三层高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碧水之间,鳞次栉比又各具风格,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花园里花草争绿斗艳,如同走进大公园。周晓清介绍,这些小洋楼基本都是2008年后危房改造修建的,当时很多移民还居住在老旧房屋里,为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当地政府整合移民资金,通过补助的方式,统一规划,鼓励移民建房。“所有村民都建了新房子,现在全镇根本都找不到旧房子。”徐四平说。

连续两天,走访柳山湖镇6个行政村,记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分不清哪里是镇,哪里是村,村镇融为一体。周晓清介绍,这得益于柳山湖镇近年来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现在全镇6个行政村街道路面都已硬化、刷黑,村里的路灯、交通标识应有尽有。”周晓清说,为提升移民的居住环境,镇里还打通了各村道路连接点,同时加大对各行政村的绿化和配套建设,每个村都建有排污排水管。在宝山塔村,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集风景观光、文化休闲和体育健身于一体,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过去由于四处是钉螺,柳山湖镇是有名的‘虫窝子’,现在成了宜居村。”

硬件提升的同时,柳山湖镇还注重加强乡风建设,通过移民讲习所、创五星党员、头雁工程等,促进乡风文明。“过去由于条件艰苦,一些村民有怨气,闹事时有发生。现在村民富了,居住环境好了,再发扬党员干部和乡贤的带头作用,提高村民素质,现在村里很少有闹事、争吵发生。”鲁锋说。

来源:云上咸宁


(编辑 周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