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讲习嘉宾
夏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组织制度与政策
补齐短板既要有现实紧迫感,也要有“历史的耐心”
记者: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滞后,成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一个突出体现。从现实和长远维度看,哪些是亟待补齐的短板,哪些需要作出长期谋划?
夏英: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往往快于农业现代化,引发农村空心化、农业非农化、农民老龄化等一系列乡村衰落现象。城市兴起和乡村衰落同时出现,曾被认为是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所谓“铁律”,但乡村的衰落并不意味着乡村消失。在过去的15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从39.1%发展到58.5%,但即便到了2050年,中国实现接近70%的城镇化率,依然会有将近超过4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如何打破乡村衰落的现代化“铁律”,让将来的4亿农村人口真正“以农为家、以农为业”,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和发展,增进福祉,就成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直面的紧迫课题。
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滞后,大幅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逐步增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既要有现实的紧迫感,也要有“历史的耐心”。只有精准预判短中长期城乡人口、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在“近”和“远”上作出尽可能准确的战略权衡,制定相应的政策安排,才能确保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序进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当前重点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解决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打通“最后一公里”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教育等民生领域作出长期谋划,在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统一并轨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统筹水平,久久为功地破解这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重大难题,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教育差距。
重塑城乡关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
记者: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七个方面指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路径,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调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于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而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何深层次意义?
夏英:增进农民福祉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对广大农民来说,福祉的增加不仅包括农民自身收入的增加,还包括享有公共资源和服务的权利、选择的自由和行动自由、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文化认同感、安全感、个人和环境安全等。总体看,当前我国农民福祉有了很大跃升,但由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使得农民福祉的提升与城市相比是不全面、不平衡、有差距的。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深层次意义正在于牢牢抓住增进农民福祉这个根本问题,重塑城乡关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强调“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提出的“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农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单向流向城市处于“失血”“贫血”的状况,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利益与城市纳入一个有机整体,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广泛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城镇与乡村相得益彰。
要瞄准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
记者:从考察调研中经常问到农村“厕所革命”,要求把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和老百姓的获得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问题。关心厕所、修路这样的具体“小事”,对我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怎样的启示?
夏英:要想富,先修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2017年12月,习近平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针对农村还大量存在旱厕土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四好农村路”和“厕所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效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当前,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已经有了新的特点、新的内涵,而且呈现差别化特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需注重不同阶段农民利益诉求的变化,又需区分不同区域社会中的农民类型及利益诉求差异。从区域位置看,可分为城郊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与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民,前者因区位优势容易获得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也容易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因土地非农使用带来的级差收益;而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民大多在土地上种植大田作物,农业生产收益微薄,限于土地所处位置和供需关系,兼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由纯农户和兼业户构成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民占农民总数的95%,村庄共同体是其心灵归属地和生产生活互助单位,该群体更关注村庄公共品供给好坏对生产收益的影响。因此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瞄准影响农户生活品质的短板,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编辑 舒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