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时时处处事事当表率做模范;他们是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先锋模范,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困难、哪里最艰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七一”期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赤壁广播电视台推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系列报道,集中宣传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市上下朝着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宏伟目标砥砺奋进。
记者 李杰
生意做好了,却开着奥迪回乡去种田;合作社成了示范龙头企业,又开始发展农村养老;养老事业稳中向好,又忙着开创田园综合体。余曙光就是这样一个想干就干,看准必干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为何这么爱“折腾”?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有信念把农业做好。
▲曙光农业专业合作社
盛夏的十八里坡千亩水稻高产试验田,绿油油的稻秧正享受着一年之中最热烈的阳光恩赐,热浪阵阵,秧苗婆娑,头戴草帽、脚踏热泥的农民正在田间忙碌,因为他们知道,等到秋天来了,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
余曙光是赤壁市曙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当初正是怀着对土地的无限眷恋,看到家乡大片良田闲置,毅然放下生意回乡务农的。“刚开始的时候,这里的机械化水平不高,现代化不强,规模化也不够,更重要的是品牌几乎为零,通过公司曙光农业实施,使当地农业进一步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品牌逐步在做强,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余曙光介绍说。
如今,赤壁市曙光农业合作社先后获得国家示范社,咸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咸宁市知名商标,合作社生产的十八里坡大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在与村民共享收获喜悦的同时,余曙光又有了新的念头。
中伙铺镇官庄村60岁以上村民有136位,大多是留守老人。既然流转托管了农村的土地,余曙光便提出了“合作社+农村互助养老”的新思路:合作社建养老院,农民流转土地冲抵部分养老费,入住养老院后集中供养。去年8月开始,合作社投资20多万元,将该村废弃小学改建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卧室、阅览室、棋牌室、卡拉OK室、放映室一应俱全。
▲合作社养老院为老人组织丰富的文娱活动
“农村互助养老更加有利于土地的流转与托管,让老人们老有所想,离家不离村,离乡不离情,在合作社快乐的生活。老人们把土地都流转给我们,让我们把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也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使子女放心的在外工作。”余曙光说。
通过这种符合农村实际、接地气的创新模式,既解决了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运营管理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入住老人养老费不够的问题,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现如今,合作社内每天都如同节日般喜庆。
然而,爱“折腾”的余曙光并没有停止对乡村面貌改善的步伐,他又紧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与外界对接,争取项目发展田园综合体,让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余曙光力争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到最好,立乡村振兴之志,抓改革发展方向,创多元农业平台,惠百姓幸福美好。
“优秀党员对我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因为一言一行反映出共产党员应有的面貌,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立志在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周边老百姓和农户一起发家致富,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余曙光表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更多像余曙光这样的急行军,勇立潮头争先进,把农村建设好,努力实现绿色发展,质量兴农,文化兴盛,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编辑 舒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