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有住才有家——赤壁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为民情怀

有这样一群人,因为生活的不幸,导致他们一夜之间,一贫如洗,甚至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生活对他们来说,就像是掉入一潭泥沼,尽管奋力挣扎,却总是被困住手脚。这时候,他们心中最为朴素的希望,就是有一个家。

面对这些贫困人口朴素的渴望,赤壁市本着“要让每一个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基本方针,下大力气,花大功夫,统筹规划,总投资2250万元,总建筑面积9100平米,在全市范围内建成5个集中安置点及5个分散安置点,安置贫困户105户373人,让困难群众朴素的渴望梦想成真。

▲官塘驿镇精准扶贫易地搬迁镇区安置点

终于有了家

“以前哪里有家呀,我老婆每年外地打工回来过年都住娘家。”在官塘驿镇精准扶贫易地搬迁镇区安置点,搬进新居的张明山因激动而满眼热泪。

张明山是该镇龙凤山村7组的村民,2013年一场大病让本就不很宽裕的他一下子跌入贫困。为了治病,他负债累累,虽然治好了病,却也无法负重,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更为残酷的,家里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而垮掉,一家四口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只能借住在亲戚家几近废弃的老房子里。

“那时候,每每看见别人家老婆孩子一家欢聚,我的心里就像扎了把刀。”张明山回忆以前,几度哽咽:“那时候我老婆在外地打工,我因为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里呆着,做些零碎的事情,生活真是像黄连一样苦。”

为了解决张明山家的实际困难,赤壁市将他列入首批易地搬迁的对象。同时,综合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搬迁后他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赤壁市特别将他安置在官塘驿镇镇区安置点,以便于给他创造工作的机会。

▲搬进新居的张明山

2017年除夕,张明山一家人终于也欢聚一堂,妻子再也不用回娘家住了。他们全家搬进了一套2室1厅的新房子,水电齐全。

如今,张明山在镇上木材厂上班,每月有了2300多元的收入。妻子也在镇上电子厂找到工作,不用再去外面打工。

张明山说:“终于有了家。”

“想不到的好”

当我们在官塘驿镇镇区安置点见到黄太平的时候,他正在清理房间,准备入住。

面对突然到访的我们,他激动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结结巴巴了许久,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从内心来说,想不到的好。”

1976年出生的黄太平,是该镇黄沙村8组的村民,说起从前,他说:“人说黄连苦,我比黄连还苦。”

黄太平是个孤儿,十岁的时候就没了父母。好在他能吃苦,肯吃苦,14岁就外出打工,后来借了亲戚的房子结婚。生活多了一个分担的肩膀,他的日子终于有了阳光。可是,不幸再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一场大病让刚刚有了信心的他,彻底浇灭了希望。

“我们已经租房子住了9年。”黄太平的爱人说:“每年我们也外出打工,可是没什么手艺,只能在工地上做小工。”

而黄太平由于身体原因需要长期服药,最多两个月他就要从外地回来一次,回来买药可以有一些报销。

因为两个人都出去打工,两个孩子在家里没有人带看,只能托付给外婆。外婆年纪也大了,根本照顾不到调皮的孩子。这是黄太平夫妻俩最大的担忧。

但现在,他们没有了这个担心。“住进来后,我们可以在镇上找一份工作,再把孩子接到镇上来读书,方便照顾。以前没有房子,像是水葫芦一样随水转。现在不怕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家。”

黄太平夫妻俩,对生活又燃起了希望。

……

如今,赤壁市计划易地扶贫搬迁的105户村民,已经搬进入住72户,余下的33户,均已完成安置点的配套设施建设,最迟可于本月底全部入住。

同时,为了保证易地搬迁人口住得好,住得下,有保障,赤壁市对安置点的扶贫配套项目也逐步到位。特别是交通建设,目前共有羊楼司至羊楼洞扶贫配套道路、万岭扶贫配套道路新店段、万岭公路新店镇花亭桥村1.2公里延伸段、万岭扶贫配套道路余家桥段四处正按计划进行建设。

亮丽的生活曙光,正在每一个安置点冉冉升起。(记者 张升明 通讯员 余庆)


(编辑 舒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