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俄国人绘制的《大清皇舆图》上,湖北最显著的地名有两个,一个是汉口,另一个叫羊楼洞。
今天的羊楼洞,却连一个乡镇都不是。2001年3月乡镇合并的时候,这个因茶而兴的古镇被并入了同属湖北省赤壁市的赵李桥镇。
古镇的建制不在了,古镇的名字却如同一位智慧的老人,被永恒地镌刻在一条纵贯欧亚大陆的“万里茶道”上。
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更加清晰地回归到世人视野。
石板街上清晰可见的车辙
见证当年茶销万里的繁荣盛景
羊楼洞位于鄂东南与湖南交界的地方,唐宋时期属鄂州,明清时期属武昌府蒲圻县(即今赤壁市)。
这里早在汉晋时期就有种茶记载,唐代普种山茶,茶叶成为主业,到明朝已是著名的茶叶产地和贸易中心,砖茶的制售更是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今天我们来到羊楼洞,这里人人都知道,它不仅是砖茶之乡、中国青砖茶的原产地,更是兴盛达两个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
古镇上有一条明清古街,街市虽然狭窄幽长,但整体保存完好。青砖灰瓦、赭红门窗的明清建筑傍着溪流蜿蜒分布,街市路面都是青石板、白石条铺就,一块连着一块,一条接着一条,显出幽深曲折的线条感。
石板、石条早已磨得光亮,遇到下雨更是温润潮湿,自带一种阅尽沧桑的质感。
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至民国时期建筑,多为历史上的住宅商铺、深宅大院。有一进二重,有一进三重,大都前店后宅,中间是天井,上层有阁楼。
这些老房子如今只偶有几家开门迎客,卖着本地产的砖茶,同时通过照片、实物等展示砖茶的历史文化。来这里游玩的人也不多,使这条古街还保有一份古久的安静感。
如果不是当地人的指引,你也许不会注意到,青石板路面上清晰可见一道道深深的凹槽。街上的老人介绍,这是当年进进出出运输茶叶的独轮“鸡公车”留下的条条车辙。
150年前,羊楼洞周边的茶叶都要到这里集散,经由长江水路运到汉口,再转入汉江至襄阳上岸,汇入陆上的茶叶之路,直通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国家。
提起茶叶之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滇藏、川藏之间的“茶马古道”。一度鲜为人知的是,在整个亚欧大陆地图上,曾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万里茶道”辉煌地存在了两个世纪。
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茶叶从中国南方福建、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出发,经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由库伦(今乌兰巴托)至恰克图进入俄罗斯,并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这条茶叶之路绵延13000多公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里茶道”。
以羊楼洞为集散地的鄂南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宋代这里的茶叶就已销往蒙古等地。明朝中叶,为了茶马贸易的便利,产于湖北蒲圻、咸宁、崇阳、通山及湖南临湘、江西修水一带的老青茶,运至羊楼洞加工,大批运往边疆地区销售。
“洞茶”由此声名远播,羊楼洞成为“万里茶道”重要源头之一,以一担茶换一头羊或者几担茶换一头牛的交易常有发生。
羊楼洞茶业的鼎盛,则是在清朝末年。清咸丰年间,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作为欧亚万里茶道重要源头的福建武夷山茶路中断,羊楼洞在中俄茶叶之路上的“起点”地位更加凸显。
当时,有大批晋商、粤商等外地商人来此投资经营茶庄,还有俄、英等国商人来此开办茶厂。一时间,争先恐后办工厂、设票号、开洋行,弹丸之地聚集的茶庄超过200家,镇上人口超过4万。
如今,羊楼洞古镇仍保存了昔日繁华的遗迹。长达一千多米的石板街上,商铺、客栈鳞次栉比,并有旧时“厘金局”“邮政局”及“基督堂”等旧址,以及这深深的车辙凹槽,见证着当年羊楼洞小镇茶销万里的繁荣盛景。
置身其中,仿佛仍能看到昔日楼台馆阁、马帮络绎的喧嚣鼎沸,能听见“鸡公车”咿咿呀呀川流不息的声音。
由于20世纪初的战乱,羊楼洞砖茶贸易之路受阻,加之全国多处砖茶厂出现,羊楼洞砖茶几近走向没落。
特别是日军侵占这里时,曾在羊楼洞大肆烧杀,烧毁房屋上千间,使兴盛了几百年的古镇备受摧残、日渐萧索。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羊楼洞茶业才得以逐渐恢复。
繁盛虽一度几近被遗忘
但砖茶传承从未中断,延续至今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题为《洞茶》的文章,记述自己从16岁开始在西藏阿里当兵,在长达11年的岁月里与青砖茶结下不解之缘。
“川字牌的青砖茶,对我们边防战士来讲,是非常非常好的朋友,帮我们度过了难熬的寒冷的夜晚,给我以温暖,给我们以力量。”
当她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后,“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沟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很久以后,毕淑敏终于在湖北赤壁与这位“离散了几十年的老朋友”惊艳重逢。她写道,
“真的是猝不及防,我完全没有想到,端起茶杯的瞬间,所有的记忆都复活了”
“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口颊的每一丝神经,都惊喜地蹦跳”。
一种茶能够让人产生“从未有过片刻遗忘”的执念,那它必定有着可以触动“封存着所有生命原初的记忆”的滋味。在中国北部边疆乃至蒙古、俄罗斯等地,砖茶早已融入许多人的生命。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这是流传在北方地区的一句民谚。北方高寒,以肉食为主。
“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因其独特的功效,砖茶成为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虽然羊楼洞的繁盛一度几近被遗忘,但是砖茶的传承却从未中断,直至今天。
羊楼洞出产的茶叶,都冠以“洞茶”之名,这些茶叶采用特定工艺,经过发酵加工而成。洞茶中最有名的数青砖茶、米砖茶。
早在明永乐年间,为了便于长途运输和长久保存,羊楼洞的茶商们采用蒸汽加热和脚踩紧压的办法,制成圆柱形状的“帽盒茶”。清代由于有晋商等资本介入,制茶技术改进,羊楼洞砖茶诞生。
1861年,汉口开放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俄国人在羊楼洞建立了砖茶厂,进一步改良压制砖茶的方法,改用蒸汽压力机。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制砖茶。从此,羊楼洞的砖茶成为边疆和边境地区舌尖上的佳茗。
赤壁市赵李桥茶厂副总经理甘多平是“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他讲起砖茶制作和传承如数家珍。
据他介绍,羊楼洞一度有数百家茶庄茶厂,到1949年5月,还剩下聚兴顺、复兴、民生、义兴、天茂源五家。
军代表接收五家后合并成立“中国茶业公司羊楼洞砖茶厂”,1952年迁址到距此4公里的赵李桥镇,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赵李桥茶厂”,2008年改制后变更为“湖北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
几经更迭,作为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川”字茶品牌的传承者,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和“川”字茶的品牌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羊楼洞砖茶的“川”字招牌由来已久。最早与“川”字有关的商号,是清乾隆年间山西茶商来此开办的“大玉川”茶庄(后改名“三玉川”),每年压制砖茶4000担,销往边疆和边境各族,进行茶马交易,并以“川”字为标记,统一压印在砖茶上。
后来,晋商到羊楼洞开办茶庄,也大都以川字为记,如“长源川”“长盛川”“三晋川”“宏源川”等。洋楼洞的各个茶庄,也都在茶砖上压印“川”字标记。
当地还有一个说法,羊楼洞后松峰山上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分别为“观音泉”“石人泉”“凉荫泉”,三泉如川,砖茶的招牌也因此而得名。
“川”字招牌成为羊楼洞砖茶的代名词,在边疆和边境牧民中享有很高的信誉。据称牧民们在进行茶马交易时,通常以三根手指摸一摸茶砖,只有摸出“川”字三道沟痕的,才被认为是正宗好茶砖。
毕淑敏在《洞茶》中还讲到一个细节,在部队时,她曾追问这个有三道沟痕的茶砖是哪里出的,司务长回答,“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这样的误会常有发生。
历史的荣光难掩凋零的落寞
盛世的丰华却可再现昔日辉煌
曹勇近来一直奔忙于羊楼洞与蒙古、俄罗斯之间。他希望将羊楼洞生产的砖茶通过网商销往俄罗斯乃至欧洲各地。
曹勇自称晋商后裔。1786年山西商人在羊楼洞建乾泰恒茶号,做银票和茶庄生意,持续了100多年。今天在松峰山下观音泉旁一块老旧石碑上,依稀可见乾泰恒的名号。
2013年,“万里茶道”历史文化挖掘引起世人瞩目,曹勇放弃其他生意,恢复注册“乾泰恒”商标,到赤壁成立乾泰恒兄弟茶业有限公司,不仅生产传统青砖茶、米砖茶,还研发生产香柑茶、杯里茶、砣茶以及茶香皂、茶多酚面膜、茶多酚精华水等新产品。
他的梦想是复兴当年晋商在羊楼洞的繁盛之势,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将洞茶产品重新带向俄罗斯和欧洲国家。
“我们已经和俄罗斯ABC网站达成协议,通过参股的方式进入它的销售渠道,让我们的茶叶可以销往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茶叶、丝绸和瓷器,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出口商品。历史上,“万里茶道”是一条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商贸通道,也是一座沟通欧亚大陆的桥梁。
茶叶贸易的国际化带来了茶区的兴盛,羊楼洞也因此闻名于国内外,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到了20世纪初,“万里茶道”随着全球运输线路的改变和世界茶业格局的变迁而萧条,其时印度、锡兰的茶叶出口相继超越华茶,加之日军的侵占和破坏,中国茶业全面衰退,羊楼洞繁华的茶市从此一蹶不振。资料显示,1916年到1941年,赤壁砖茶产量从22万担锐减至4.5万担。
历史的荣光难掩凋零的落寞,但是盛世的丰华却可以再现昔日辉煌。
茶道车痕犹在,古镇茶韵仍香。近年来,中蒙俄“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一直在致力共同推动“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历史遗迹保护、历史资料收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努力。
赤壁市也成为其中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打造百亿茶业,挖掘千年茶史,重振万里茶道,造福亿万民众。”
这是近年来赤壁市提出的茶业发展战略。赤壁茶产业也开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原有218家茶叶加工企业整合到30余家,全力打造“川”字牌青砖茶等老字号品牌。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品牌“走出去”的历史机遇下,砖茶品牌复兴和砖茶产业发展加速。
目前赤壁已有茶叶基地15.8万亩,茶叶年产量达3.7万吨,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万里茶道源头”称号,羊楼洞被授予“世界茶叶第一古镇”称号。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记者:皮曙初
(编辑 徐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