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平台上的蒲纺故事

“这个平台非常好,基层党建工作一键通。”蒲纺桃花坪社区离休党支部书记曹哲民如是说。

1967年,曹哲民从山西太原化工厂来到蒲纺,是蒲纺的第一代创业者。近日,他高兴地向笔者讲起智慧党建平台上的蒲纺故事。

只见他点开手机上的“同志”,“这个平台内容丰富得很呢!故事多多,你看看。”笔者顺着他的手机屏看了起来,故事还真多。

故事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情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这是2018年4月2日下午3点,离休党支部的党员正在曹哲民的领诵下,齐诵入党誓词。曹哲民说:这个支部的党员平均年龄80好几,照片上那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党员,名叫王玉亭,今年93岁,他可不简单,1938年参加革命,在战争年代立过功,受过奖,他在82岁、92岁时两度荣获中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勋章。在这天下午的支部主题党日上,王玉亭说:“一辈子不忘记举起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情怀。

故事二:失明老党员坚持“听”党课

桂花树社区双目失明的老党员洪月娥多次在其丈夫的搀扶下参加支部党员学习活动。洪月娥是原蒲纺集团一名退休职工,因患脑肿瘤导致双目失明,但她一直坚持与其他党员一起学习,每次都坐在后面认真“听”课。她说:“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尽管自己看不见,但还可以‘听’党课。”每次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女通电话,她都会给他们讲自己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学习体会,叮嘱他们要多学习,做一个自觉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人。

故事三:千里寄党费,一名老党员的执着信念

80高龄,56年党龄,曾从事党务工作30余年的老党员芮含玺,千里交党费并向所在党支部寄来思想汇报。芮含玺是原蒲纺针织一厂党委办公室主任,1960年入党,1996年退休。退休后跟随女儿在南京居住,组织关系一直在蒲纺。虽然不能经常回来参加党组织生活,但他每月都将党费寄回来。他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后,还写下了7000多字的心得体会。他说: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艰苦岁月的考验,其根本就是心中有着不灭的理想信念。

故事四:一辆三轮车,方便百姓事

“有事请叫我。”这是桂花树社区黄荆岭小区第二党支部书记饶友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党支书的饶友发,特地做了一个“书记24小时便民服务电话”公示牌,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居民打电话他立马赶到,为此,他还特地买了辆旧三轮车。一天晚上,一名空巢老人在家突发急病,电话一响,饶友发顾不上休息,骑上三轮车立即将老人送到医院,由于送院及时,老人得以转危为安。

……

笔者了解到,蒲纺智慧党建平台创建于2017年4月,该平台突出“宣传教育+服务”功能,开办了政治学习、每日一题、履职尽责、微党课、红绿灯、公开栏、微心愿、参与、同心圆、微述职、志愿服务、管理、互动功能模块,设立了党员“先锋指数”和党组织“堡垒指数”,成为“新时代讲习所(蒲纺)”的新平台和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理论、总结宣传典型的新载体,在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咸宁市委组织部、赤壁市委组织部领导来蒲纺调研党建时均获得好评,蒲纺故事也因由该平台传向四面八方。(通讯员 马翱 赵昌石 黎琳)


(编辑 舒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