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一线的故事》张铜山:观念一变天地宽 养殖致富穷根断

记者 马俊 通讯员 袁俊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目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如何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他们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依靠发展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是当前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而官塘驿镇龙凤山村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脱贫信心,依靠养殖增收,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张铜山。

一大早,龙凤山村贫困户张铜山就在牛栏里忙活起来,打扫完卫生,加固覆盖的篷布后,他将堆在牛栏里的草料取下来喂牛。这是他每天早起后必做的一件事。

53岁的张铜山至今未成家,以前靠仅有的2亩多薄田勉强糊口,原来所住的房子因倒塌不能居住,又因没有资金盖新房,不得已借住在村里一间以前用作仓库的房子里,日子过得十分艰难。2015年,他被村里确定为贫困户后,原指望可以依靠国家救济过日子,但在驻村工作队广泛宣传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后,才知道“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要不得。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才会有收获。于是张铜山决定依靠发展产业来脱贫致富,但由于没有资金和技术,做什么好呢?正当他左右为难时,市地税局扶贫工作队找上门来,结合该村的地理环境和他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尝试着发展养牛养鸡来增加收入。

2016年初,驻村工作队帮他申请到3万元的国家扶贫资金,他又自筹1万余元购买了3头牛、50只鸡。为了掌握养殖技术,驻村工作队联系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对他进行培训,他也经常向周围的养殖专业户取经。“养牛要学会看吃食、看粪便、看反刍”。如今,提起养牛技巧,张铜山说起来也头头是道。

如今,张铜山的养牛养鸡事业已步入正轨,规模也慢慢变大,收入已有了明显提高。2017年,驻村工作队又帮他申请了2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加上他自己投入的3万元,盖起了一间80多平米的新房,还添置了不少新家具,生活状况大为改观。接下来,张铜山还打算开始承包鱼塘和村里的闲置田,发展多元化养殖业,彻底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龙凤山村是赤壁市2018年7个脱贫出列的重点贫困村之一,村里的贫困户都要脱贫摘帽。“一人好不是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张铜山告诉记者,今年,他要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向周边贫困户传授养殖技术,帮助他们一起脱贫致富。


(编辑 徐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