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无声——党员义务守护村庄二十载

“要是没有丙伢子,我真不晓得日子怎么过,丙伢子比我的亲崽对我还好……”97岁的李奶奶拉着石会丙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开。石会丙是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水浒城村石家岭村的组长,是一名老党员,20多年时间里,他下功夫办实事,带动小家,爱大家,成为村民心中的顶梁柱。

▲石会丙

坚守村庄——带动小家为大家

石家岭村山地贫瘠、人多田少,生活维艰。多年来,村里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离开山村和亲人在外打拼,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儿女在家乡。完全可以凭能力在外闯荡一番的石会丙,却选择了留下来,守望生养他的村庄。“不能走呀!”石会丙说 :“村里30多户人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我要是也走了,他们要是有事就没人管了。我是党员,我不能不管!”

事实也确实如此。2012年村里改水,建起了蓄水池。满池的水大概足够全村村民使用10天,石会丙每隔10天就会义务去抽一次水,4年来从未中断。一到雨雪天气,无论他在哪里,他都会急着回村——村里多是独居的老人,他每天要挨家转转才能放心。在石会丙的带动下,妻子也会帮着他一起看护村里的村民们,独居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她总是帮着石会丙一起照顾,有时还主动将老人接到家中照料。

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贫困户也都在政府的帮助下修葺了房屋。即便现在村民生活好了,不需要蓄水池,但只要一提到石会丙,村民们总是称赞到:石会丙,那可真是个好人呐!

义务修路——共产党员的使命

在中国的村庄里,贫困往往就和偏僻联系在一起,石家岭村也不例外。去往石家岭村的路上重岩叠嶂,山道崎岖。因为山高路滑,时常有村民在路上摔倒,石会丙隔三差五就义务修路,一把镐头、一个竹筐就是他所有的工具,20年来风霜雪雨从不间断。

为解决老百姓长期以来出行难的问题,石会丙向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汇报、沟通,得到了认可和支持。2012年在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的支持下,石家岭村筹划修一条村级公路。为争取资金,扩宽通往石家岭村主要道路,2012年1月,石会丙带头筹资5万元,确保了修路资金筹措到位。

修路的钱凑足了,石会丙又带头帮助施工队伍挖路基。“山下请人工太贵了,修路的钱能省一分是一分。我是老党员,共产党人就应该这么做!”石会丙说。

数十年如一日的情义无声,石会丙带动小家,爱大家,与妻子一道守护着这美丽的山村,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通讯员 袁俊 邹璟)


(编辑 吕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