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城乡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城镇化率上升至49.9%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突破。2016年,预计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将由2011年的18.2:47.4:34.4调整为17:48:35,第一产业占比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卢苇)

开放经济成果明显巩固。2015年,我市外贸出口完成4.22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0.8倍,其中,服装纺织、机电、医保等主要商品出口地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卢苇)

“我们乡村如今条件好了,自来水通了、门前道路平坦、屋后绿化,都跟城里一样。”28日,家住咸安区双溪桥镇九彬村村民陈恢茂自豪地告诉记者。

咸宁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在全省编制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咸宁高新区、县市城区面貌一新,“香城泉都”城市品牌驰誉中外。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初具雏形,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加快推进,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相继建成。

按照“小巧、精致、灵秀”的理念,我市保护和建设潜山、青龙山、双龙山、十六潭、香泉映月、永安阁等一批公园景区,中心城区拥有3万多亩国家森林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9%。

城区中心建成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十六潭公园、青龙山公园、嫦娥公园、泉都公园等一批“城市客厅”成了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成片开发的高、中档商住区为市民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新选择。

过去五年,大广、咸通、咸黄、嘉通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城际铁路在全省率先开通,中心城区外环全线贯通,高速公路县县畅通,嘉鱼、赤壁长江大桥加快建设,“中三角”枢纽地位初步形成。

咸宁市全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均衡发展。通过建设“六网”工程,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电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宽带网络, “一五一十”农村文化工程叫响全国。

提前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基本均衡,教育信息化应用“咸宁模式”成为全国范例。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实现全覆盖。

据统计,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154平方公里,全市城区人口突破120万,城镇化率49.9%。

来源:咸宁新闻网

咸宁日报记者:张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