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化探索乡镇敬老院管理模式:为老人点亮"暖心灯"

10月20日,福建省三明市宁化葛藤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社工来到城郊镇幸福家园,为老人们拍摄“笑脸照”。“老人们很欢迎我们,像幼儿园的宝宝一样可爱。”社工巫小芳说。

幼儿园式的建设、服务和激励,这是宁化县探索的乡镇敬老院管理模式。这一模式让乡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变成“朝阳宝宝”,为他们点亮“暖心灯”。近年来,宁化县建立“四化”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打造医养结合连锁运营服务品牌,获得民政部和省里的肯定。对乡镇敬老院的管理,宁化县也踏出一大步,探索建立乡镇敬老院“幼儿园式”管理模式,让乡镇敬老院华丽转身,基本建立了县社会福利中心——乡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农村幸福院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城郊镇“幸福家园”

从老旧小院到幸福家园

金秋时节,在城郊镇幸福家园里,两栋青瓦黄墙的小公寓在树木掩映下,安静怡人。

“这里是我的新家,吃、穿、住、玩,样样能顾上,还有一大帮好朋友。”两年前入住敬老院的李阿婆翘起大拇指说。

城郊镇幸福家园负责人吴明凤介绍,敬老院是由水泥厂宿舍楼改造而成。当时,设备简陋,管理人员不足,老人生活单调。2016年至去年,投入资金330多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改造升级,为老人提供了舒心、安全的环境。

基础设施差、护理水平低,床位利用率低,老人不愿入住等是过去乡镇敬老院的普遍现状。

宁化县根据人口、交通、相邻及服务半径等因素,将全县16个乡镇敬老院整合成8个乡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转型升级后的敬老院兼具特困人员供养、社会老人收住、日间照料等功能。

县乡财政投入1000余万元对乡镇敬老院建筑质量、消防设施、适老化等进行改造。目前,8个乡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共有床位648个,床位利用率达58%。

统一配备独立浴室、衣柜、书桌、电风扇、床上用品等;门前悬挂入住老人门牌和个人信息。文化长廊展示着尊老、敬老、爱老的宣传内容,幸福风采墙记录老人活动幸福瞬间。广场供老人跳广场舞、唱歌、唱戏等……

在敬老院里,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氛。幼儿园式建设的敬老院,让老人们感受到幸福的温度。

宁化县民政局局长张秀华说,乡镇敬老院是根植农村的公办养老机构,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参照幼儿园标准建设好乡镇敬老院,服务好入住老人,对满足农村老人家门口养老、减轻县社会福利中心压力具有特殊意义。

“小积分”有“大用处”

10月18日,在石壁国德幸福家园,今年86岁的陈瑞洪来到慈善助老超市,用5个积分,换了一包洗衣粉。“围巾、卫生纸、牙膏都是用积分换的。”陈瑞洪很高兴。

超市的物资由社会捐赠。和其他超市不同的是,购买物品用的不是钱,而是积分。毛巾5分、牙膏3分……每种物品都有对应的分值。

宁化县国德老年公寓负责人张龙香介绍,老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开垦菜园、自种蔬果等,每小时可以获得5个积分。每月,院里还对老人卫生讲究、文明礼貌、纪律遵守等表现进行点赞,每个赞记1个积分,每个积分按照1元进行折算,所得积分可在慈善助老超市兑换日常所需生活用品。

小小的积分撬动了敬老院环境的大改变,老人们集体荣誉感渐渐增强。看到地上有纸屑果壳,老人会悄悄弯腰捡起,放进垃圾桶;敬老院要大扫除,老人们主动报名参加……

这几天,城郊镇幸福家园的陈元标老人很兴奋。因为,他获得了敬老院第二季度“遵规守纪”标兵称号。敬老院为他颁发了奖状,奖励了零花钱。

城郊镇幸福家园实行奖励评比制度,每月评比出讲卫生、互帮互助、勤劳动、遵规守纪、学文化等标兵,发给奖状或小红花;年终综合评比出表现优秀的老人代表若干名,并进行公开表扬,颁发证书、发放奖金或奖品。

“像激发幼儿潜能一样,激发老人内生动力,提升老人自身价值感,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形成以优带优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院风。”吴明凤说。

“老小孩”的生活有滋有味

“邱大爷,天冷了,要记得穿厚衣服。”10月17日,城郊镇幸福家园的护理员廖连珠走进一旁的房间,为坐在床边的邱大爷熟练地穿上了衣服。

邱大爷今年90多岁了,由于下肢瘫痪,穿衣、洗澡等全靠廖连珠打理。

“这是我的‘老小孩’,别看他们年龄都是我的父辈,但其实却更像小孩子,谁对他们好,他们都知道。”廖连珠说,像邱大爷这样被她照顾的“老小孩”有8人。

敬老院提供类似幼儿园的“分段式”精准服务。让岁数不大的老年人多参加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参与敬老院的管理。需要护理的老人,则由护理员提供特定的护理服务。

敬老院里文娱活动丰富。根据老人的喜好成立木偶戏、山歌等兴趣小组,由乡镇中心敬老院提供场所、设备,邀请专业老师为老人提供指导;每周举办一次“讲古”会,每月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让敬老院成为快乐大本营。

县红十字会、葛藤凹社工、助老志愿者、学生等根据敬老院活动安排走进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理发,陪老人聊天、唱歌、下棋,和老人一起学习如何种菜护花、包饺子、做月饼等,让老人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除了丰富的文体活动,老人们还可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

石壁镇“幸福家园”

地瓜、茄子、小辣椒……这个秋季,石壁国德幸福家园里的老人们在菜地里收获了一大批瓜果蔬菜。

每个敬老院旁都有一块菜地。老人们种的菜,可以卖给敬老院食堂,换零花钱。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收入,更体验到老有可为的成就感、价值感。

在敬老院当了十二年护理员的廖连珠深有感触:“不少老人刚来的时候表情木讷、目光呆滞,现在他们的脸上有笑容、眼里有期盼。就像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样,温馨快乐。”


来源:三明日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通讯员 官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