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公众心理防疫自助手册——确诊患者

人群五:确诊患者

问题1:我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医院只有我一个人,现在非常恐惧,害怕死亡,不想离开这个世界,我的孩子需要我,家庭需要我,但我好无力,我该怎么办?

无情的病毒让你不得不离开那个你熟悉的家来到了医院,有对疾病的害怕,有对死亡的恐惧,但我更感觉到你对家的期盼和对孩子的牵挂。他们需要你,你也需要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需要去找力、借力、创造力量来面对现实。

找力量:保持与家人的联系,关注了解家人的生活状态,家人的安慰和牵挂会让你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想想自己过往面对压力的经验,与家人聊聊他们面对压力的想法,或许你也能发现你们身上一直存在着迎难而上的力量。

借力量:疫情的特殊性使得你在治疗期间无法得到家人的陪伴和照顾,但医院里还有很多关心着你、努力守护着你的“逆行者”,他们与你一样离开家、离开孩子来到这里,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只为打赢这场战役,然后各回各家,请你坚持!

创造力量:困难面前,很多人会顿感软弱无力,焦虑惧怕,但这其实也是你内在生命力的呐喊和咆哮,试着让自己读读书、看看报、说说话、聊聊天,规划规划蓝图、设计设计未来……总会有些你曾经希冀的力量会让你前进,为你赋能,为你助力,请你期待!

问题2:我确诊住院后家人也陆续查出被感染,而且父母年纪大、症状重,我特别担心、自责,感觉家人都是被我害的。

你觉得让父母受到病毒的侵扰都是自己的错,你担心父母承受病痛的过程,甚至想惩罚自己,从这些感受中可以感觉到你对父母深深的爱,对父母的爱越多就越是担心、自责。你希望他们能赶快好起来,以后能够为他们多做些什么,所以你要自己赶快好起来,这样才更有力量爱他们。那么,不妨这样试试:

这不是你的错:你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你也不知道病毒是什么时候、如何跑到父母身上的,这一切都在你没有任何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你什么都不知道,自然就不能苛责自己如何做好防护,如何去阻止病毒的入侵,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不可控的,也都不在你的控制范围内。所以,请接受这并不是你的错。

接受目前的状态:在不可控的情况下形成了目前的状态,所以请停止苛责、惩罚、伤害自己,这样你才能更有力量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哪怕现在不能为父母做些什么,你的好转也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

尝试做出改变:改变对此事的态度,尝试积极应对病情,努力让自己放松,学会专注于当下。当下,最能够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放下自责是为了更好地爱。

问题3:我从武汉回到老家,发烧后被确诊,现在所有我接触到的人都被隔离了,去过的超市也被封闭了,听到的都是指责,事前我并不知道新冠病毒,更不知道自己会感染,感觉自己既无力又委屈。

承受着病痛的痛苦,还要承受外来的指责,能够深刻感受到你的无助和沉重,这一切都不是原本计划的,原本你希望回老家快快乐乐地过春节,希望见你一直牵挂的人,去你惦念的地方,但是这些都被接下来可恶病毒给封锁了,你受到了这该死病毒的牵连,甚至成为他人眼中病毒的传播者。在这么艰难的境况下,内心深处或许有个声音在说:我需要好起来,这样才能让那些因接触过我而被隔离的人消除恐慌,让我惦念的地方重现繁荣。所以,希望自己好一点,不妨试试这样想:

这不是你的错:你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更不想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并详尽地说明自己接触到的人和去过的地方,你正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其他人,不让病毒侵袭更多的人,你做了你该做的事,没有什么错。

换位思考:如果能够站在被隔离的人的角度来思考,或许能够让自己感觉好一些,被隔离难免会有不便和恐慌,任何人在这样负面的情绪下多少会有一些抱怨,抱怨的可能是行动限制,或者对病毒的恐慌,再或者是自己的疏忽,而并非完全是对你的敌意和排斥。

接受现状:尝试接受所发生的一切,要相信及早发现并隔离是在保护更多的人,你们都为病毒防控做出了贡献。让自己重回平静,积极对抗病毒,早日好转,用实际行动消除他人对疾病的恐惧。


来源:湖北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