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非物质文化遗产 ——茅坪花鼓戏

茅坪花鼓戏(又名皮箩腔),是赤壁市的地方戏曲。该剧的形成,是由随阳山歌加上外来剧种演变而成。这一古老而艳丽的艺术之花,盛开在山乡田野的万花丛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曾经一曲以随阳山歌为题材的《桔园新歌》上中央电视台,震惊四座。

茅坪花鼓戏,相传有二百多年历史。主要流传于赤壁市官塘驿镇的随阳山区茅坪等地。该剧种具体创立年代,究竟在何时,尚无文献可鉴。但关键一点,从时间延伸判断来推测,《皮箩腔》可以从乾隆、康熙年间一直流传至今,不无道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茅坪村的陈正明以及当地剧团的艺人,将《皮箩腔》由板式、锣鼓加伴唱的形式,加进了弦乐伴奏,并且废止《皮箩腔》之说,正式定名为茅坪花鼓戏。

赤壁盆鼓,亦称蒲圻盆鼓,它是一种在赤壁市起源发展和传承三千多年的民俗文化。

盆鼓早期为楚地广泛运用的一种民俗乐器,但其后逐渐为双面鼓所取代,唯一传承至今的只有赤壁市和周边嘉鱼、临湘、崇阳、咸安部分村镇,究其原因,主要是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鄂南、湘北的脚盆鼓便一直保留了当年赤壁鏖兵余韵,其主要是追求壮大的声威,各氏族以鼓多显示其子孙的繁茂,于是一丁一鼓成为各姓氏的共同要求,再就是脚盆鼓随龙灯出行,以强大的阵容、队伍、仪仗显示本族的强大,有的宗族男人少便出钱请亲戚朋友加入本族队列,帮助擂鼓或舞龙灯。

每年春节过后二个正月,脚盆鼓随龙灯、彩船一起走乡串户,往往上百面,有的一二百面鼓上路,鼓皮反面书写姓氏堂名,鼓手一色号衣。特别是仍以枪、刀、叉、钎担等利器挑鼓,另一头放木柴或砖头,只是当年的曹军人头换成了今天的猪头、鸡、腊肉等礼品。龙灯的阵法有“孔明揭书”、“赤壁鏖兵”、“天下太平”等,这也是当年赤壁之战的余韵。 (来源:漫游赤壁)


(编辑 周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