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选手“翻车”,苏炳添等人有望递补奖牌!运动员谈之色变的兴奋剂究竟是啥?

今天,多家外媒传来消息,世界田径诚信组织(AIU)发布公告称,接到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ITA)的反馈,东京奥运会中有四名田径选手兴奋剂检测呈阳性,其中包括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的银牌得主,英国田径选手吉津杜·乌贾。目前,包括乌贾在内的四名运动员已被临时禁赛。若最终确定其服用兴奋剂,按照规定英国所获得的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银牌将被剥夺,而在此项目上获得第四名的中国队则有望递补获得奖牌。

运动员谈之色变的兴奋剂

AIU在公告中表示,根据检测结果,乌贾涉嫌使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明令禁止的Ostarine与S23两种违禁药物。Ostarine属于合成代谢剂,英国反兴奋剂机构(UKad)称其具有与睾丸激素相同的效果。临床中多用于治疗肌肉萎缩与骨质疏松。而S23则是一种雄性激素受体调节剂,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表示它具有与合成代谢类固醇相似的特性。除乌贾以外,其他三位田径运动员则被检出类固醇等兴奋剂阳性以及违规进行血液回输。

根据中国反兴奋剂中心负责反兴奋剂教育宣传工作的周为诚向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现代意义上的兴奋剂早已不再局限于“兴奋”作用本身,而是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制定、公布和修订的年度《禁用清单》所列的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的统称。具体包括如禁用物质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激素及代谢调节剂、利尿剂和掩蔽剂等,禁用方法则有篡改血液和血液成分、化学和物理篡改、基因和细胞兴奋剂等。

类别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如俗称合成类固醇的蛋白同化制剂作为使用历史最久、应用最为广泛的兴奋剂之一,其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少氨基酸分解的功效,可以促进肌肉快速增长和恢复,起到大幅提升训练、比赛效果的作用,因此被严厉禁止在赛场内外使用。此次被通报禁赛的四名田径运动员中的格鲁吉亚铅球运动员贝尼克·阿布拉米扬便被检出类固醇阳性。

此外还有通过将血液回输的方法,将自体或异体同型血液输入至体内,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红细胞数量,增强血液带氧能力的效果,从而大幅提升运动表现。东京奥运会田径1500米项目的巴林运动员萨迪克·米克霍便因被查出违规进行血液回输也同样遭到了禁赛。

与兴奋剂赛跑

反兴奋剂与兴奋剂的斗争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战斗,而更像是一场你追我赶的赛跑。兴奋剂凭借着医学、化学、生物等科技领域近几十年来的不断突破,总能变幻出崭新的花样。而反兴奋剂行动同样也瞄准前沿领域不停进行着自我更新。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2021年公布的《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便足足有180多页,分四大部分,27项条款,仅检测过程就有11个详细步骤,包含了尿液检测与血液检测,场内检测与场外检测等多个环节。

目前兴奋剂检测手段主要仍是以尿检为主,血检为辅。主要的技术方法有色谱-质谱联用、免疫分析法、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高效毛细管电泳等。

东京奥运会召开前,WADA还表示其将在东京奥运会中试行干血点检测,该技术能够将极少量血液样本保存在滤纸上,并在干燥后用于检测。其具有采样简便、成本低廉、稳定性高、运输便捷等优点,能够实现反兴奋剂检查从“抽检”到“普查”,从“等候检查”到“立行立检”的革命性变革。WADA主席维托尔德·班卡称其可以成为反兴奋剂领域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据悉,该技术将在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大规模使用。

流入民间的合成类固醇

职业体育有着严格的反兴奋剂措施,但在无人监管的业余体育领域,兴奋剂却在悄悄流行。

合成类固醇作为较早应用的兴奋剂之一,其检测方法已较为完备,因此在职业体育的赛场上其使用已不再具有普遍性。但随着近些年来健身运动的兴起与快速普及,合成类固醇对于健身运动的显著效果,逐渐被部分健身爱好者所了解,并开始主动尝试。

人工合成的类固醇药物最早在临床中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机体严重损伤后的复原治疗,可以帮助人体快速增强肌肉体积和力量,其代表性药物有俗称大力补的美雄酮、睾酮等。而正是其具有的这种“神奇”功效,使其被部分健身爱好者盯上。在健身前后服用该药物,不仅可以快速锻炼出健硕的肌肉,还可以加快健身训练后的肌肉恢复效率,从而使健身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根据周为诚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作为一种临床药物,身体健康的人使用合成类固醇会产生诸多副作用,带来生理、心理的双重危害。从生理上来看,滥用合成类固醇会出现痤疮、脱发等症状,并可能导致肝损伤。男性会出现乳房组织发育异常、睾丸缩小、精子生成减少等症状,女性则会产生乳房发育停止、毛发加重、月经异常等生理性征的改变,并可能会产生永久性影响。在心理上则可能会使人侵略性增加,出现“类固醇癫狂”症状,身体健康者不应尝试。

来源:科技日报

实习编辑: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