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新店石板街

湖北蒲圻(今赤壁)羊楼洞,明清时期为国际茶叶贸易集散地、茶马古道源头,而蒲圻新店,就是羊楼洞茶通向外埠的第一站。

新店位于蟠河东岸,与湖南临湘隔河相望,距羊楼洞15公里。1855年,羊楼洞厘金局在新店设有分局;民国初年,湖北茶税局在新店设有分卡,榷运局也在新店设有分支机构。羊楼洞200余家茶庄压制的青砖茶、生产的茶叶,装载在鸡公车上,一路吱嘎吱嘎奔波到新店,走过石板街,从青石码头入潘河上船,运往汉口,前往蒙古,远走俄罗斯,以及欧洲中西部。

经潘河入长江的货船除运羊楼洞茶,还有江西、岳阳、通城、通山、崇阳一带的土特产。最早的水运码头在赵李桥南2公里处的港口驿。潘河是季节河,枯水季节,河水干涸,船支只能到新店码头集散转运,石板街应运而生。

新店鼎盛时期,沿河几十座条石码头,鳞次栉比的商铺、民居,常住人口数万人,流动人口多时达10余万人。潘河船只密密麻麻,桅杆林立,商贾云集,物流业兴旺发达,衍生了酒店、饭馆、甚至青楼,有鄂南“小汉口”之称。

为了充分利用这条入长江的水运线,人们不惜代价,修建石板街。T字型布局的石板街,一竖是主街道,中间是1米左右长的大石板,一块接一块,横向整齐排列;紧挨横石,纵向排列更长一块的条石,宽处,一边铺2至3块,窄处,一边铺1块,规范有序,延伸到河边。T字的那一横,沿河岸蜿蜒1000余米,石板与主街道铺陈方式一样。

青石铺就的码头,宽数米,长10余米。

洪武年间开始修筑的石板街,已有630年的历史,石柱门框、条石门坎、可卸木门、木雕花格窗扇,古朴奇巧。高墙厚门、青石天井、雕花家具,典型江南民居风格,石板街居民世世代代在这里休养生息,守护着曾经的繁华与显赫,守护一部深厚的明清建筑史。

在深冬这个阳光不很热烈的中午,我行走在新店老街古朴厚重的石板上,只听见鞋跟敲击石板的孤寂声音。

自粤汉铁路开通,新店码头便渐渐冷落,石板街也日渐萧条。八十年代末,我曾因公来过新店。石板街只有几家店铺开张经营日杂用品,入老街,纯粹是为了看几个人,他们很年轻,身材矮小,脸型奇特,做小生意维生。那时,我们不知这种人叫侏儒,称呼“蛤蟆精”,想想,多有不敬。青砖茶复兴的今日,石板街热闹了不少,店铺林立,大部分卖衣服鞋帽,有服装一条街气势,终因少了人来车往,显得有些冷寂。

潘河水浅,双口石板码头伸入河中,有位妇女就着浅水洗衣服;几位中老年男人,站在河边晒太阳,谈论着昔日的吊脚楼、船只。一架陈旧水泥桥,不足百米宽。从南边过来几个孩子和老人,也许是湖南来湖北走亲戚、购物,或是湖北去湖南玩耍返回。

孤桥枯树瘦,净水幼鱼游。一窝深水里,游动密密匝匝的小鱼,指头粗长、大眼睛,欢愉地闹腾,旋起一条条小波纹。我很想用绳子绑着筛子,筛底压块青瓦,套上小竹杆放入水中。鱼儿奔涌入筛,钻进瓦底;轻提竹杆,筛出水面,小鱼儿扑腾扑腾。好一幅童趣画面!

不见桅杆,不见船只,干涸河滩拾级而下的石板码头,带着往昔荣耀,骄傲地迎风伫立,几许沧桑、几分悲壮。没有鸡公车,没有青砖茶,新店T字明清石板街,卸去负重,愉悦地昂首挺胸,轻松笑看风云,守候远去的荣耀,这份古朴、这份娴静,惹人怜爱、惹人痴迷。

中国茶文化滥觞于先秦,兴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承续于民国,复兴于今朝。茶马古道水运起点新店,曾在风霜雪雨中迎商客返航,在春花秋月里送茶香远行,为茶市兴隆奉献几世。而今,茶市复兴,因有现代化陆上交通,新店码头和潘河航运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新店石板街的每一块青石,每一缕木纹,都是一个故事,蕴藏厚重的历史,值得保护、发掘!

来源:赤壁市作家协会

作者简介:静芸,本名吕艳秀,湖北省赤壁市人。著有《梳理红尘》四部曲、《哭泣黑城》上下篇、《 手留余香》、《归》等长篇小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