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通讯员“老沈”的战地友情

赤壁融媒体记者 李杰

入汛以来,赤壁市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江河湖库长时间高水位运行,防汛形势严峻。作为市融媒体中心驻长江赤壁干堤记者,我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在这背后,是战地通讯员“老沈”的大力协助。

“老沈”年长我十来岁,皮肤略显黝黑,干起事来就像一头壮硕的牛,有使不完的力气。“老沈”名叫沈阳,是赤壁镇中心小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汛情当前,“老沈”主动到长江赤壁干堤指挥部报到,担任起简报编写及战地通讯员的工作。一台摄像机、一部手机、一支笔、一个采访本、一顶草帽,就是“老沈”和我的上堤装备。

我们还想找到更多的新闻点,把退役军人哨所宣传得更好,像这样的报道,我和“老沈”有商量,也有争执。“老沈”会倾听我写稿的思路,时常也会“倚老卖老”:“我当了兵的人,对这些退役军人更有感情!这得听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大哥,也是挺有趣的事。

“老沈,今天有没有算一算我们走了多少步路了?”

“你这么年轻还走不过我吗?”

“我就是说你走得太快了!”

在防汛大堤上,除非是紧急突发情况需要用车外,我与“老沈”更愿意选择步行。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要想写好一线新闻,就得用双脚丈量这段干群筑牢的钢铁防线。

“小黄是人民医院派驻在指挥部的战地医生,可以把他好好宣传一下。”

“对呀!为前线提供医疗保障,这样的报道很生动。”

入伏后的大堤上,相比入梅时更让人感到闷热。赤壁市人民医院派驻指挥部的战地医生黄飞总会接到越来越多的电话,在随身背着的医药箱内,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药品成了“抢手货”。“老沈”开玩笑说,在长江赤壁江堤上,蚊子是特产,巡堤队员们最怕的就是它了。

“注意细节的拍摄和描写。”老沈对我说。

完成一个新闻采访的任务,沿着江堤席地而坐,是我们最常见的休息方式。回放查看拍摄的资料,整理一下采访笔记,共同商量宣传计划,及时发出一线新闻。

19.42公里的大堤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们以责任和担当、真诚与奉献,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而我,作为防汛一线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则用一篇篇的新闻稿件,映衬出与通讯员“老沈”的战地友情。

审核:方念垓

编辑: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