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秋:38年手工制茶练就绝活 上千次高温翻炒造就品质

赤壁融媒体记者 肖天胜 实习生 郭朋

炒青、揉捻、翻炒、抖散……经过一环接一环的工艺,鲜嫩的茶叶便魔术般地变直、变紧、变细,茶香四溢。近日,市总工会举办第二届“工友杯”手工制茶技能竞赛,来自羊楼洞茶场绿源茶莊制茶师刘季秋荣获手工制茶特等奖。刘季秋38年如一日的手工制茶让其练就了一手制茶的绝活,而在如今机械化生产的浪潮中,它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日前,记者进行了实地了解。

制茶师刘季秋今年55岁,从1981年从事茶业加工行业至今已有38年。对手工制茶的坚守,让刘季秋多次在手工制茶大赛中获得殊荣。手工制茶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需要制茶师傅用双手在高达近300度的高温铁锅里,不停上下翻炒绿茶鲜叶上千次,才能制作一锅上等的绿茶。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先进,机械在制茶过程中占据了很大比例。相比机械制茶,手工制茶要求更精细,耗时较长,且产量较低,一斤鲜绿茶叶只能炒出二三两干茶,但其味道却是机械制茶无法相比的。上乘的手工制作的绿茶外观条形圆细、颜色清绿,冲泡时汤色黄绿,品味时茶气清香。

羊楼洞茶场党委宣传委员叶昌贵介绍:“做手工茶,都是做顶级茶,一般机械不容易做出来,所以制茶师傅非常重要。手工制茶要凭制茶师傅的经验和手感。高级制茶师傅都是茶不离手,茶不离锅,能够时刻感受到锅的温度,把握好火候,这对制茶来说很重要。特技师傅制作出来的茶,和一般制茶师傅制作的口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原料,前者可以卖一千多块钱,后者就只能卖百来块钱。”

羊楼洞绿源茶莊前身系羊楼洞茶场茶叶科学研究所,该茶莊赋予了传统茶产品以新的生命和活力,其自主研制的“羊楼碧蕊”茶系列以“绿色创新、和谐进取”为品牌理念,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各地。

赤壁市羊楼洞茶场绿源茶莊总经理汤腊英说:“刚开始的时候茶叶产量比较低,各方面肥料都跟不上。现在通过创新,把管理、肥料都跟上去了,茶叶的品质比较好,加工人员都是从事相关工作几十年的老职工、老师傅,做出来的“羊楼碧蕊”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茶叶主要销往北京、武汉,年产值大概在40万左右。”

“茶叶是会说话的,它通过叶子的颜色、紧实度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刘季秋告诉记者,手工制茶工艺多、环节紧,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这一道道手工制茶工序,是经过岁月磨洗后沉淀下来的精华。如今从事传统手工制茶的人越来越少,一杯手工制作的茶不仅有怡人的香气,更包含了制茶师的执着与坚守。

编辑:周姿